 有兴趣的单身观众终于有一试身手的机会了。
记者上周在娱乐节目《梦想成真》演播室现场看到了这样一幕,好几队观众排队进行“旋转篮球”的活动,选手们花样百出,每个人都仿佛是篮球高手,把篮球在手指上转得如同陀螺。最后一个16岁的高中生将篮球在手指上旋转了3分多钟,以致现场的所有观众都为他喝彩。这是《梦想成真》新推出的小栏目“个人挑战赛”。
争夺观众
不少观众都知道,《梦想成真》必须是以家庭参赛的形式出现,各个家庭之间展开竞争,胜出者便可“梦想成真”,赢得大奖。“这样的节目定位,初衷虽然是好的,但实际上却也将不少观众拒之门外。”该节目的制片人阮浩表示,因为这些原因,节目组“得罪”最多的就是“单身贵族”和学生。针对这种情况,《梦想成真》在本月初,进行了版块调整,专为“单身人群”增加了“个人挑战赛”这个栏目。
初步胜利
“个人挑战赛”这个小栏目每个季度通过节目本身和公布10个游戏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参赛者,年满16岁的人士都可以报名参赛,一些体育、健身类的游戏项目更是打破了年龄的限制,包括初、高中学生都可以报名。与节目的家庭报名不同的是,个人挑战赛没有报名期限,也没有练习的期限,当某一个项目的报名者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节目组就进行面试,挑选4—5名选手进入节目现场的挑战,几名选手按照同样的规则同台竞技,“失手”就出局,每次都有一名选手胜出,胜者可以获得奖品,同时取得“擂主”资格,参加由节目组和全国数十家电视台共同举办的《梦想成真》个人挑战赛年度擂台赛。
据了解,“个人挑战赛”目前成为了《梦想成真》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每周报名的人数大大超出了原来的家庭参赛报名的人数,节目组有时简直难以招架。记者昨天从北京AC尼尔森调查中心了解到,截止到目前,北京电视台综艺节目通栏收视率第一的位置已经有半个月是被《梦想成真》占据着。
各方关注
丰联广场打工的“高级打工仔”刘志语对记者讲,“这个节目原来是家庭型的,自己没成家所以来不了,这次有这么一个‘个人挑战赛’,我本人从小喜欢玩篮球,来这个节目参赛,本来就是图一个好玩,得奖不得奖倒是次要,重要的是在这里认识了不少也爱玩篮球的朋友。”
中央戏剧学院电视系讲师徐峰认为,国内的娱乐节目中,所谓的益智类的个人参与性节目几乎是没有,对个体观众而言,无论《幸运52》还是《开心辞典》,大家最熟悉的还是没有离开知识竞赛这个小圈子。而亲自上阵,展现个人全方位技巧,形成竞争的节目严格说是太少了。对这次《梦想成真》的改版,他称之为是“个人主义”战胜了“家庭思想”。
但并非现在改版后的《梦想成真》就已经让大家很满意了。陪朋友来录节目的汇文中学教师马平对记者讲:“现在该节目的游戏内容需要节目组来定,这就好像是命题作文,很多并不擅长此项游戏的观众为了得奖,也抓紧练习,其实这本身就违反了自由游戏的初衷。”马平认为,游戏不见得要生僻怪异,如果能更民主些,让大家投票或来信决定比赛项目,这才更为合理。(本报记者曾家新)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