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fangdaily Online  
南方日报
南方周末十五年光盘隆重上市

主  页 >>  南方日报>> 文娱新闻
2000.04.18
 | 重要新闻| 综合新闻| 经济新闻| 证券市场| 汽车市场| 国际新闻| 每日文摘| 体育新闻|
 | 文娱新闻| 广州新闻| 九州经纬| 港澳台新闻| 珠三角新闻|


南方周末
南方都市
南方农村
花鸟世界
广东画报




全文检索
近期回顾
企业文化
网上投稿


京粤探讨“新民乐” 举办世纪演唱会
广东流行歌坛多方联动力求再创辉煌
本报记者 楚 夫 方 正
甘苹还能有《大哥你好吗?》的好歌?


  多年来,广东流行歌坛没有见过如此郑重其事的多方联动了!
  正是江南的烟花三月,先是有中央电视台、北京文艺台、广东电台音乐之声 三家联合举行“新民乐”研讨会,后又有中央电视台、广东电台城市之声与光明 广告策划公司联合举办“20世纪广东流行经典金曲演唱会”金曲推介会。两次 活动,都是北京、广东这两个流行音乐的大本营的联合行动。这,宛若春雷,令 人想见不久的流行歌坛,又将是禾苗正绿、金穗吐香!
  广东的流行歌坛曾经拥有的辉煌,人们记忆犹新。领改革风气之先的广东, 80年代初就崛起一批杰出的原创音乐工作者。他们满怀激情地谱写出大量优秀 流行音乐作品,在全国形成一股股音乐冲击波。从《秋千》到《弯弯的月亮》, 从电视剧《公关小姐》的主题曲《奉献》到《外来妹》的主题曲《我不想说》, 从甜歌《风含情,水含笑》到粗犷的《九月九的酒》,从深情问候的《大哥你好 吗?》到引起亿万民工心灵共鸣的《你在他乡还好吗?》,从首度走出国门赢得 国际流行大奖的《祈求》到海内外广为传唱的《晚秋》,无论在音乐题材、数量 、质量、流行程度方面,广东流行音乐都走在全国各地的前列。广东也因此获得 “中国内地原创流行音乐发源地”和“基地”的美誉。广东的词曲作家陈小奇、 颂今、李海鹰、毕晓世……歌手杨钰莹、甘苹、陈明、毛宁、高林生、李春波… …他们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真可谓群星灿烂。
  可惜,到了90年代后期,广东流行歌坛每况愈下、辉煌不再。近几年,由 于盗版猖獗,唱片业的投资环境令人望而生畏,优秀歌手纷纷北上东进,能在全 国唱红的广东原创流行音乐作品越来越少。凡此种种,导致外地音乐人和传媒叹 息“广东歌坛风光不再”、“广东音乐人江郎才尽”。
  面对这种尴尬局面,广东音乐人和相关传媒再也坐不住了。进入4月份,他 们抖擞精神,努力探求广东原创流行音乐的振兴之路。
  一项措施是“创新的怀旧”————通过规模不凡的20世纪广东流行经典 金曲演唱会及声势浩大的系列宣传推介活动,让广东流行音乐重新成为话语中心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对广东流行乐坛的二十多年进行“地 毯式”的搜索整理,精选出68首优秀作品,在广东电台城市之声轮番播出。他 们还广为发动,让专业人士及普通听众,从中挑选出自认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的歌曲,最后将它们推上演唱会。4月12日,近百位新老音乐人及相关媒体代 表汇集广州大厦,参加了演唱会金曲推介会,从这68首曾经唱红全国的广东流 行音乐作品中推选出30首最有影响的歌曲,作为5月20日在广州天河体育馆 举行的演唱会的备选曲目。据悉,演唱会力求全部由原唱歌手到场表演。此外, 主办者还计划举办“广东音乐人星光大道”系列活动:制作一个百年后开启的“ 音乐时间囊”、筹建“新世纪金曲音乐园”,园内所种之树以音乐作品命名等。 主办者甚至将目光投向新兴的高科技传媒————电脑网络,在国讯网上歌迷推 选自己最喜欢最认同的歌曲。
  另一项措施是推广“新民乐”。“新民乐”可以说是京粤两地传媒创造的一 个新名词,意思是将民族唱法、现代配乐等“新世纪元素”融入流行音乐之中所 形成的作品。有人说,其实它不是新东西,只不过是为过去这类作品正名而已。 因为,多年前唱的“我家就在黄土高坡......”,以及由此刮起的“西北 风”,就是运用了《信天游》这类民歌元素的。真正算得上新鲜的是,将有越来 越多的“新民乐”在电台、电视台出现。
  双管齐下,多方联动,但愿有更多的人唱“牵挂你的人是我”,因为,流行 歌坛不相信“寂寞让我如此美丽”!



上一篇   页首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南方日报新闻信息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