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关张铁林的所谓“性交易”的传闻风云突变,那个自称被“骚扰”的女主角突然改口说她从来没有说张铁林提出性交易,并说是被记者利用了,目前与张铁林已经“和解”了……
如果这些报道还可信的话,那么这个被热炒的“性交易”事件真相实际上已渐趋明朗———又是一场让人呕吐的闹剧!
当然,这出闹剧的编剧和导演是何方神圣目前还没有完全现形。有人说这是某些记者一手策划的。可是在确凿证据呈现之前,我们还不能依据“据透露”、“据悉”之类没有确切新闻来源的话来作肯定判断。不过现在人证物证都离我们不远,弄清此事的来龙去脉比调查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关系真相要容易得多,希望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记者能追踪调查这一事件的真相,让玩弄传媒玩弄读者的人无所遁形。
从新闻传播效应考虑,“性交易”新闻确是目光的磁铁。如果纯粹是周璇自编自导自演而没有记者参与策划,那么当她突然爆出这样的新闻,记者如实作了报道,我们能责怪记者和刊登这些报道的媒体吗?
支持报道的人会说,他的报道本身是如实的,至于周璇所说的是真是假他就不敢打保票了。可是如实报道某人的话就是报道的充分理由吗?假如有精神病患者、心智不健全者或别有用心者告诉记者被某人性骚扰,甚至说被强奸轮奸,媒体是不是就可以照单全收公之于众?前不久,香港就出了个自称“记者”的女子,说自己在东南亚某国被轮奸,香港新闻作了大篇幅的报道,使得该国警方立即展开调查。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子虚乌有!
按道理,对当事人的自述应该先作调查才决定是否报道,尤其是对第三者构成损害的“自述”。但许多记者可没有这种耐性:他们要抢首家新闻,要造轰动效应。“先刊登再求证”已成为国内新闻界的惯用手法。更有甚者,一些记者只求轰动,对事实本来就不感兴趣,对言说者不但不分析判断,还加油添醋地发挥到轰动加生动为止。更有甚甚者,记者干脆既当编剧又当导演。
新闻要是可以这样做,广州有个地方将成为生产新闻的基地,那就是芳村精神病院。这是一个派驻记者的好地方———里面会有许多人向记者爆出许多猛料……(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