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典过后首都剧场第一剧目,北京第一部反映非典生活的话剧《北街南院》,昨晚终于和首都观众见面。与以往北京人艺历史上经典话剧《龙须沟》、《茶馆》一样,此次的《北街南院》也紧贴平常百姓生活。
《北街南院》十足的京味儿 在《北街南院》上演前,很多观众得知是反映抗非典生活的戏剧时,都有些犹豫。人们的心理已经很疲惫了,该不该来剧场重温这段艰苦的日子?这也是编剧和导演最担心的问题。但是,强大的演员阵容,尤其是北京人艺元老级艺术家朱旭的担纲主演,把观众们又拉回了剧场。据了解,《北街南院》上演前10天,前三场的票就已经售罄。这对于非典刚过的演出市场,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北街南院》是出现代京味儿戏。它讲述了一个在非常时期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非常时期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和普遍心态。导演任鸣曾说道:“排演《北街南院》靠两点:人艺风格和人艺精神。”《北街南院》继承了人艺的现实主义风格,它的艺术水准也许算不上最一流的,但它忠实记录了非典时期的特殊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在记录的背后,传递了一种博大的人文主义关怀。任鸣很欣赏朱旭的一段台词:不管人和人之间有多大的仇,都应该在灾难面前伸一把手。
朱旭果然技艺非凡 昨天,观众们最期待的当属北京人艺老艺术家朱旭。他深厚的戏剧修养和《哗变》等代表作令昨晚同台的年轻演员敬仰不已。何冰对记者说:“和朱旭同台是我最大的荣幸,他的举手投足都使我获益匪浅。”
朱旭上一次演话剧还是12年前的《芭芭拉上校》。12年后的今天,朱旭的声音和体力都不如从前了,但他高超的演技仍然征服了挑剔的观众。在剧中扮演的“老杨头”是个克己奉公的典型。他的笑容温暖着非典肆虐下的小院儿。而在老杨头和女儿的一场对话中,他对唐山大地震抢险的回忆,对自己藏匿女儿请战书的自责一并化为了苍老的泪水。他流泪念的台词一句句敲击着观众的心灵,博得了全场的感动。
导演在首演前激动地对记者说:“第一次排练的时候,大家都被朱旭感动哭了。我怕他身体撑不住,只能强令他收敛感情,等首演时再抖搂出真功夫。”濮存昕窝囊得出彩 濮存昕在剧中扮演的谭天可以算是他演过的最“窝囊”的角色了。“谭天”是痊愈出院的非典病人,从广州来北京看望前妻和女儿,遭到小院儿人的排斥,生意又赔了本。在剧中,濮存昕一脸愁容、无精打采,拖着个破旅行箱靠在小院儿的门口,没人搭理。和他在《万家灯火》与《赵氏孤儿》中的表演相比,他这次台词明显减少,也少了几分英气和活力。但濮存昕正是靠“窝囊”把这个“非典病人”演得活灵活现。“谭天”的苦闷、惆怅和受欺负正和非典时期很多人的遭遇相吻合。濮存昕的愁眉苦脸真实再现了非典生活中的百姓心态。吕中演“事儿妈”形神俱似 观众们至今对吕中扮演的慈禧太后念念不忘,但她在《北街南院》中扮演的洪大妈是一个标准的“事儿妈”,也是非典生活中最典型的一类人。一会儿不让别人碰水管子,一会儿轰谭天走,儿媳妇要生孩子还怕护士长“害”了她们家……吕中在舞台上忽然变得“婆婆妈妈”,不是埋怨这个,就是指责那个。看惯了“慈嬉太后”的观众对吕中的这一转变还有些不适应,因为大家还想在台上看见威严的太后,没想到却等来了一个人见人烦的洪大妈。不过,这恰好证明吕中高超的演技,正可谓“演什么像什么”。
何冰全场最活跃
何冰在舞台上把一个北京小院儿里的出租车司机演得出神入化,这也是何冰扮演过的最感人的小人物。杨子的幽默、热心肠和“北京大爷”的京味儿对白使他成为全场最活跃的人物。在这出沉重的话剧里,何冰带来了最浓郁的北京生活气息,也带来了北京人传统的诙谐。
演出中还有一个叫何静的演员,在《北街南院》中扮演离家出走的外地青年石头。何静身材不高,相貌清秀,据导演透露,他是何冰的亲弟弟,也在北京人艺当演员。这次是哥俩儿第一次一起上台演戏。何冰的年龄比弟弟大很多,两人长得也不太像,何冰扮演的杨子和小弟扮演的文雅清俊的外地青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导演的话
坐北的老街,朝南的小院,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现代的气息,使人联想到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出戏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再现了非常时期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和普遍心态。
我爱北京,对京味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我喜爱北京的大马路,小胡同;喜爱鼓楼、斜街、四合院;深爱北京人的品格,爱他们的精气神儿。用戏剧记录北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人物、故事,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我一生的追求和责任。
信报记者王 菲/文 苏冠名/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