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日电中央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两位学生解宏乾、韩延,近期为凤凰卫视《DV新时代》节目制作了一个DV短片《一条狗的幸福生活》。“拍摄的是一位不一般的老人,与一只不一般的小狗之间的不一般的情感交流。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我国第一个以研讨DV影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论坛“北京2003首届国际DV论坛”,将于今年10月上旬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启幕。作为近年来我国DV文化的主要参
与者,当代大学生成为了此次论坛的主角。
上世纪50年代曾参与电影《红旗谱》拍摄的资深摄影家、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传播中心策划总监陈帆,在其撰写的《中国DV初期发展白皮书》中说,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中国民间群众性DV活动已逐步兴起。而非职业化民间影像运动,首先即兴起于DV青年爱好者。他特别指出,校园DV活动是带动中国非职业化DV影像运动兴起的原动力,大学生DV是最具活力和文化理念的新生力量。“校园歌手老狼曾经说,吉他不会轻易地在大学里消失———因为在乐器里面,大学生惟一能买得起的只有吉他。”解宏乾、韩延说,“我们曾用吉他记录下了忧郁、迷茫、焦虑等青春情愫,现在,我们又找到了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
两位大学生说,如今学校里随处可见同学们拿着DV在拍摄,网络里也出现了大学生自己拍摄的影片,许多院校举办了各种各样的DV短片比赛。“或许我们无法将影像做得像胶片那样清晰,但是我们沉醉于自己拍摄的画面里———那里面的笑容、感动、相聚、分离真实得让人无法遗忘”!
可以说,DV运动是人们进入数字化时代的又一场革命。在我国非职业化民间影像运动中,不少普通的DV爱好者更多地把DV当作全新的、表达自我的影像语言。他们认为,“DV是类似日记那样真实生动的视觉形式和自述方式”。另一方面,普通大众从认识DV到掌握DV,就如同认识和掌握照相机和电脑的过程一样,这个过程比想像的要快得多。
DV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并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最早接触DV的多是有思想、渴望影像制作但资金有限的年轻人。他们拍摄的纪录片也以实验为主,大多数片子只能在“地下”播放。可以说,早期的中国DV纪录片边缘化、非主流倾向很突出。后来又有一些专业人士介入,成为从事影视专业的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制作人———在这两类创作者中,前者更多倾向于形态、形式、样式的尝试,带有校园文化的色彩,学生味儿很浓;后者对社会的探讨总体显得更加深入,明显带有江湖色彩。
其次,随着DV在中国的普及,现实题材作品不断涌现,以纪实为主的DV纪录片逐渐成了主流。这类作品眼光平视,视角独特,生活气息浓厚,完全没有公式化、程式化和概念化弊端———由于普通人的介入,DV影像运动相对进入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北京大学影视艺术学者彭吉象教授说:“DV的诞生,从一定意义上讲,满足了人们延续生命的幻想,满足了人们渴望再现完整现实的梦想———可以说,当代人是幸运的,他们找到了一种最能表达他们欲望的最为理想的视听工具,这就是当代视觉文化变革的伟大。”
目前,部分非专业人非常喜欢拍摄剧情片,甚至尝试广告片、MTV等。有专家评论,“DV运动体现出人们生活的个人化、片段化、多样化和无统一模式等趋向,具有一定的后现代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者于丹教授认为:“DV的表现形态是非常感性的,而DV的核心是非常理性的。DV跟现代娱乐不同。DV是捕捉生活中的事实和这些事实的细节,所以,必须要有一种观点,一种正确的认识,一种看待和理解生活的客观观点。如果没有观念的正确传递,而仅仅是作为生活的碎片去呈现,那么,DV就会很快被人抛弃。”
此外,DV类同于影视文化,DV数字科技的高画质、低成本、便携式等特质,打破了影视殿堂高不可攀的神话,因而有人说,民间DV的出现,消解了传统影视制作的神圣感和优越感,DV运动的出现也使纪录片创作更加容易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