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评 明星的情感历来具有公众吸引力,只谈情感不谈艺术,往往会遇到“格调不高”的质疑。《艺术人生》红在“人生转折点,情感好故事”的定位准确,操作到位。每次看到现场观众直露地表达着对偶像的爱戴,看到镜头上嘉宾忘情的言语或有意作秀,看到朱军说了上句想下句的串连,看到越来越丰富的节目广告和下游产品,我那欲念就像春草在心中滋长:这节目竟然能这么红;中国的好节目实在太少了;这节目要是咱自己的,能赚多少钱啊?!(注:作者也是做电视的,呵呵)
相比之下,产自台湾的《封面人物》显得清雅温和,二人“闲谈”,颇有娓娓道来之意。同样涉及情感,这个节目更加关注人物的经历,带来了许多熟悉的面孔和不熟悉的故事。刘德华也好,张卫健也好,没人要求他们总结经验教训。
主持人是两个节目最大的不同,每当嘉宾谈到奋斗的挫折,失败的磨练,“艺术”的朱军点头总是特别用力,据说这和他当年“北漂”的经历有关。而“封面”的张清芳本来就是歌手出身,圈内人士,甘苦自知,她表达共鸣的方式也是油然而生的。
对比之下《艺术人生》表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观众对电影的态度。因为可以释放情感的途径不多,所以在黑暗中热切地仰望银幕;因为值得消费的娱乐方式很少,所以要求眼前出现戏剧性的情节,像冯小刚现场晕倒,刘欢与几十年前的同学相见等等;为了获得精神的洗礼人生的启迪,情感故事必须与崇高的艺术相结合,并在现场汇成一种群体记忆,让自己后半辈子心里踏实。《封面人物》则是物质生活丰富之后多种文化消费中的一种选择,志在必得的愿望表现得没那么强烈。嘉宾功成名就,不是来一次就没下次了急着盖棺定论,也不用担心现场有什么意外的环节刺激神经。状态放松下来,更容易聊得开。
《艺术人生》与《封面人物》,各自精彩。据说《艺术人生》的背后也有台湾策划者的功劳,但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满足了本土市场的需求。
有个上海的朋友得知央视的“十大主持”评选结果,大骂朱军“SB”。其实他不满意的是《艺术人生》有一期请了两位配音大腕,把那男的树成了德艺双馨的抗癌标兵。还以这位男演员的同事为例,说明其人是如何弄权排他。
有一段时间,从劳伦斯·奥利弗,高仓健到乔治·克鲁尼、拉尔克·洛全是这位男演员的声音。令人奇怪:与他同时代同单位的男演员能挑大梁的也不少,怎么全都失踪了?
其实,这事未必和朱军有关,请什么人怎么谈是策划部门的事;再说《艺术人生》没打算作是非曲直的判断。市场占有率摆在那儿,有一两期节目不到位也不影响整个栏目的走红。
我倒想问问,《艺术人生》每次片尾都放波切利的“Time To Say Goodbye”,买了人家的版权没有。
华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