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相声名家苏文茂从艺60年 文哏大师只念过两年私塾(图)
http://ent.sina.com.cn 2003年09月27日00:43 北京娱乐信报
  今年,著名相声名家苏文茂先生已经在艺术道路上驰骋了60周年。这位已经白发苍苍的文哏大师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段子,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欢乐和笑声。上周末,京津两地几乎所有相声名家齐聚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唱了一回“堂会”。在后台,苏先生向记者聊起了他曾经演出过的段子背后的故事。

60年艺途 60载故事
  故事一:扔靴子

  “……我一直等你扔另外一只靴子,你一直没扔,我一宿没睡。”很多人都听过这段相声,苏先生这个段子其实来自一个外国笑话。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某一天,苏先生在北京开会,会上,和导演谢添聊天时谢导给他讲了一个外国笑话。开心之后,苏先生起初并没有打算把它改成段子。直到1957年,一天,曲艺团中午会餐,饭后,一位王姓琴师提议大家每人来段笑话,当时在场的有杨寿臣、常连安、马三立、常宝霆、白全福、赵佩茹等几位相声名家和苏先生。那天,苏先生讲的就是《扔靴子》。其他人的笑话讲完就过去了,而苏先生的这个笑话后来被他改编成相声段子了,原先只是个一分多钟的小故事,经过改编之后变成自己租房子和房东大爷之间的故事,这样讲来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故事二:批三国

  “既生瑜何生亮,就是既氏老太太生的周瑜,何氏老太太生的诸葛亮……”在苏先生的段子中,《批三国》最为经典。

  过去有个老版的《批三国》,侯宝林、马三立等许多相声名家都会。老版本的《批三国》没有安排人物,上来之后就是直接将三国中的几个小笑话讲给听众,但是《苏批三国》却以自嘲的形式把自己放进故事中,完全勾勒出一个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人物形象,将这种不学无术的人刻画得入木三分。事实上,如“既生瑜何生亮”、“三个做小买卖的”、“三个不知道”等笑料都是原来版本中已经存在的,但是后来都被苏先生延展丰富了。

  当初苏先生在说《批三国》的时候,段子中有关诸葛亮家谱的片断中还有“诸葛亮的爷爷是猪八戒”的内容。后来他接到一位听众来信,信中说把民族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和愚蠢的典型“猪八戒”放在一起,大家心里觉得不舒服。老爷子一听有道理,于是花费了几个月时间把《三国演义》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重点阅读了“王司徒智献连环计”、“草船借箭”和“曹操横槊赋刘诗”等段落,之后创作了“三个数学家——貂蝉学的是三角、曹操研究的是几何、诸葛亮研究代数”。而诸葛亮家谱从此就消失了。这之后的《批三国》就已经非常成体系了。

  故事三:文章会

  “我是北大的学生,我们校长姓周名德山字蛤蟆,叫白了呢,就是周蛤蟆……”马三立先生的师傅成了北大校长,你说可笑不。其实,原来老段子中还有拿蔡元培先生开玩笑的内容,不过被苏先生一改就干净了,也逗乐了。

  “文革”下放的时候,原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方纪先生和苏先生聊天,学识丰富的方先生说:“《文章会》中有拿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开玩笑的内容,蔡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家,而且我本人也是北大学生,您这么说我们校长,我们听着心里不舒服。”苏先生非常善于接受别人意见,而且方先生说得也句句在理。于是,他想起了马三立先生的师父相声前辈周蛤蟆,如果把这位大笑星说成是北大校长,岂不是……于是,有了前面周蛤蟆校长的伏笔,后面才笑料不断。比如说“春秋题”中,苏先生开口就说“正月里来正月正……”哪有这么作诗的?接着就一个满场笑。这时,苏先生还一本正经地“警告”观众:“请大家保持严肃!”您说这能严肃得起来吗?

  教育经历

  像一位温文尔雅的教授似的苏先生只念过两年私塾。

  在天津曲艺界,几乎所有的人见到苏先生都尊称其为“苏夫子”,这不仅仅因为文哏大师苏先生有一副文质彬彬的外表,同时也因为老先生的满腹学问。事实上谁也不会想到,往舞台上一站看上去就像一位温文尔雅的教授的苏先生只念过两年私塾。

  苏先生是满族人,出生在北京的楼梓庄。原本家境不错,祖上也多识文断字,可是民国之后开始败落了。10岁那年,苏先生的父亲被日本人的狗腿子打了一顿,气愤不过的老先生悬梁自尽了。从此苏家的生活更加窘迫。在这样的困境中,苏先生的“学生生涯”仅仅延续了两年私塾。按照一般教程,两年私塾几乎学不到什么东西,可是悟性极强的苏先生竟然从《三字经》《百家姓》一直读到了《论语》,让人不得不感叹苏先生的天赋。尽管家境没落,但是从小的耳濡目染加上两年私塾的铺垫以及他天生的文人气质,成就了一位文哏大师。

  拜师学艺

  因为听话,师父把拜师文契上“如有欺师灭祖等行为,打死勿论”之类的话给删掉了。

  从小酷爱听相声的苏先生,后来在“九春堂”药铺当学徒时,偶然机会遇到了“小蘑菇”常宝堃先生和他的搭档赵佩茹先生。苏先生的执着感动了“小蘑菇”,于是苏先生就离开药铺成了一名常派相声传人。苏先生的拜师仪式非常隆重,天津当时曲艺界知名演员差不多都参加了。当时拜师的文契是这样写的:“学艺五年期满,效力半年,学徒期间,师父管衣食住行,挣钱给师父。”本来后面还有一句“如有欺师灭祖等行为,打死勿论”之类的话,“小蘑菇”把这句话删去了。老先生说:“这孩子不错,即使犯了错我也不会打他。”

  那年过年,苏先生师父的父亲常连安来天津,非常喜欢他,就带他来到北京,在他开的启明茶社说相声。这几年的时间里,苏先生只回过天津三次,回天津演出时,“小蘑菇”、赵佩茹先生都抢着给他捧哏。

  改名风波

  曾取过好几个艺名,后来苏先生说:“我就妈妈一个亲人,怕改了名字,回头她找不着我!”从此,苏先生就一直用自己的原名——苏文茂。

  在相声圈中,辈分是十分被看重的。于是,在从艺过程中,苏先生的艺名改了几回。苏先生拜师的时候,唱单弦的谢芮芝先生给他起了个艺名“苏伯光”。等他到了北京启明茶社演出时,苏先生师父的师父张寿臣先生不高兴了,因为前辈说相声的有一位叫卢伯三的,所以又给改了个名叫“苏仲仁”。后来他回天津演出,演出时海报上的名字有时是苏伯光,有时是苏仲仁,有时是苏文茂。再后来“小蘑菇”问他:“老这样不行,你自己说你到底叫什么?”苏先生说:“干咱们这一行的走南闯北哪儿都去,我就妈妈一个亲人了,我怕改了名字,回头她找不着我!”从此,苏先生一直在用自己的原名——苏文茂。

  信报记者张学军/文 陆 欣/摄

  链接:文哏大师苏文茂

  苏文茂先生是当今相声界德高望重的大家。他以其苏派相声的艺术魅力在我国相声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作为相声发祥地的天津,曾产生了一批相声大师,苏文茂在这巨星灿烂的星空中,放射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苏文茂的相声艺术被相声界公认为四大流派(即常宝堃派、侯宝林派、马三立派、苏文茂派)之一。60年的艺术生涯中,苏文茂对艺术执着追求,刻苦学艺,视相声艺术为生命,博采众长,集各位大师的优长于一身,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苏文茂派风格。他以“文哏”见长,文而不温,含蓄隽永,文雅俊逸,文采飞扬,书卷气浓郁。他是我国相声界“文哏”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将相声“文哏”艺术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人誉为“文哏”大师。他相声功底深厚,曾表演过三百余段相声。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频道意见征集,这厢大“礼”等你!!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英语口语能速成? 新东方GMAT、IELTS新课 任汝芬率队冲刺2004考研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生殖健康两性差异
曼妙体验尽在学堂
非常笑话
超性感笑话 轻轻松松体验爆笑感觉
图片
铃声
·[张 宇] 大丈夫
·[和 弦] X档案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中国国际机电博览会
最安全稳定的企业邮箱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节省85%广告费用
想到国外去上学(豫)
企业“零”成本推广
“占便宜”到底!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性感笑话, 轻轻松松体验爆笑感觉
白兔强奸了一熟睡的狼。狼怒而追之。白兔将毛染灰假装…
每日2条,30元/月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0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