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南京民营图书业联合会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图书协会。与此同时,常务副会长王一鸣拿到了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对“2003南京图书研讨会暨新书展示会”的批复,他小心翼翼地把它锁进了保险箱。“民营书业承办新书展示会,这在全国也是前所未有的!”
6天后,南京市长三角出版物市场和场内的21家经营者获得了二级批发资格。兼任九歌
书店总经理的王一鸣激动地说:“‘长三角’顶着‘不合法规’的帽子从事图书批发11年,今天终于有了名分,就像非法同居多年领到了结婚证!”
此时离新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生效还有一个多月。江苏省新闻出版局根据1999年颁发的《出版物市场管理暂行规定》中允许依法设立的公司从事出版物批发这一款,提前向民营书业敞开了批发市场的大门。对此,长三角出版物市场充满了被“正名”的喜悦。
1992年,建立过全国第一个招商市场的南京鼓楼区工商局与军人俱乐部合作,建立了长三角图书市场。在4000多平方米的简陋房内,50多个“书贩子”成为首批“拓荒人”。这些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管理不力,导致市场混乱无序,盗版猖獗。同时,图书市场内许多民营书店违规兼营批发,也使有关部门相当不安,取缔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1994年,长三角图书市场盗版、贩黄、制黑案件迭出,成为全国扫黄打非的导火线。
在这次扫黄打非运动中,全国包括长沙黄泥街、武汉武胜路、浙江义乌等大批图书市场纷纷关闭,而南京“长三角”却“幸存”至今,而且从无序走向规范和繁荣,时任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主任的施正东可谓功不可没。
施正东告诉记者,当时许多干部为了回避风险,都建议关闭市场,但他始终坚持“违规可以打,市场不能动”的观点,他说:“一禁到底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民营图书市场确实有缺陷,但政府辛苦一点,加强管理和引导不就行了吗?”
在反复研讨后,南京市新闻出版局出台了后来向全国推广的审读制度,对每个图书品种实行“未销先审”,对边销边审、只销不审的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此外,通过例会制度、仓库登记制度、用工政审制度以及法规普及教育等有力措施,将“长三角”的乌烟瘴气一扫而空。同时,通过高级人才优先进市场、请进新华书店、出版社等“引凤”措施,大大提升了“长三角”的文化品位和形象。
王一鸣告诉记者,在近三年的紧追猛打中,一半以上的经营者都受到过行政处罚,有20%的小商贩被清除出场,甚至有近10%的违法经营者受到了刑事制裁,最多的一个被判了11年。
对于处于政策边缘的“批发”问题,施正东则抱定“发展”的观念。他说,民营书业通过大批量销售做大做强,也使消费者得到了实惠,繁荣了图书文化市场,只要不违法,政府何乐而不为?在这种默许下,长三角出版物市场打着“大批量零售低折扣”的擦边球,做着二级批发之实,并逐渐建立了发达的销售网络。
严厉的整顿和宽容的支持换来了健康的繁荣,目前,长三角出版物市场已经从当初简陋的屋棚脱胎成总投资1000余万元、占地1万平方米的崭新大楼,内有书店131家,从业人员700余人,年经营书目品种达到7万种、1200万册,年销售码洋3亿元以上,与南京市新华书店总销售持平。 姚玉洁 王力(新华社南京9月27日电)(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