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天下午,2003亚洲华语音乐人交流会在国宾酒店举行,李宗盛、袁惟仁、张亚东、姚谦等著名音乐人针对华语音乐现状、未来以及全球化浪潮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承办方世纪华星总经理李洪文在开场白中指出,“世界5大唱片都已在国内驻足,但透过表面的热闹,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华语音乐合作的个别性和不彻底性,整个华语乐坛的音乐人之间远未达到亲密无间的合作状态。”而带着老婆孩子来北京定居的李宗盛回应,“我在
北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了解大陆的同行。”
李宗盛说普通话时常常不自觉地夹杂着英语单词,用这样的语言方式来阐述华语流行音乐现状,乍看似乎矛盾,却又恰当不过。事实上,无论我们的流行音乐怎样发展,最不可能绕过的也许还是“西方化”这张大网,这和英语文化不可避免地侵蚀我们生活是同理。
李宗盛说,华语乐坛最迫切的任务是在发展过程中制定出一个标准。“如果我现在还仅仅是做歌手,或是帮助某个歌手咸鱼翻身,那就太次了。希望华语乐坛未来在制定标准时,我不缺席。”李宗盛解释他在华语流行音乐推广方面身体力行的原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流行音乐代表着整个华语乐坛的运作标准,今天我们抱怨的是好歌越来越少,事实上,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多数人根本已经麻木———什么是好听的华语流行音乐?这或许是社会多元化在文化领域的败笔,音乐创作因为多元化这一时髦“噱头”,表现出浮躁不堪的症状。如今,华语音乐圈有多少人在脚踏实地作音乐?至少从急功近利的大陆乐坛、疲软的港台市场倒推,我们能接受某几个歌手的异军突起,却无法从杂乱无章的风潮中概括出一种整体的价值取向。李宗盛提出问题,华语区现在能产生Superstar吗?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每个音乐人都能丈量出华语音乐与世界的距离。
而就多数歌迷而言,近几年在不断闪现的音乐符号中,对国际流行风潮接受依然有限。李宗盛说,“2008年中国的流行音乐要给世界看什么?我们现在的音乐创作,无论是R&B也好,JAZZ也罢,都应该与世界接轨。但我们又面临如何传承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等现实问题。我们习惯接受与我们听觉经验接近的音乐,但在国际环境中,我们的华语音乐人需要培养更新歌迷的听觉经验。”
其实,关于标准的讨论往往是很虚化的设想,靠概念是不可能完成华语音乐的真正突围。从长远讲,华语乐坛的繁荣,朴素执著的情感和兴趣是靠不住的,被盗版重创的华语音乐,应该开发更多的利益增长点。按姚谦的话说就是,要注意数字时代下技术为音乐带来的机遇,比如手机铃声等等。
张亚东的话或许更实在一些,“我们华语流行音乐在技术上一蹋糊涂。而反观日本,他们太牛,在技术上,他们甚至超过了西方人,现在又融入本民族的东西,所以他们的东西很棒。我也研究过JAZZ,研究过JAZZ的合声,但真正想用它们来创作,发现跟没学一样,因为那不是我们血液里的东西。华语音乐要真正现代,还需要时间积累。”其实,一向低调的张亚东恰恰道出了我们对西方音乐皮毛的追捧大于我们对技术与精神继承这一实质。也许在他看来,不追求技术而热衷概念是华语流行音乐的重大误区。
对于现在华语音乐人的生存状况,李宗盛现身说法,“我写的那些流传很广的歌曲未必是我真正喜欢的,音乐人其实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你必须学了会将工作人格和私我人格完全分开,否则就会很挫折。”而对于自己的音乐,李宗盛风趣的说,“我的词能打60分,曲40分,但词+曲却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其实李宗盛的打趣或许是想让人们从严肃的氛围中解脱出来,华语音乐的未来即便不是前程似锦,但也未必全是荆棘密布。(北京晚报 吴勇)(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