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桂林姜文有意再演王启明 携《王启明回北京》现身地坛书市
10年前,一部《北京人在纽约》掀动了一场文化风暴,如果说,这场风暴的底蕴是基于一种世纪末的文明碰撞,那么,10年后的今天,王启明回来了———他为什么要回来?他回来干吗?他回来能干吗?也许他有本事清楚纽约是天堂还是地狱,但他是否能读懂他的老家———北京?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近日刚刚出版的《王启明回北京》的作者曹桂林。
王启明是一定要回来的
“王启明是一定要回来的,原因很简单,这里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这是他的故乡。”曹桂林一开始便把一个看似很复杂的问题归结到了一个“情”字上。他说:“王启明的回来完成的是一个循环。他在物质上并不缺什么,他在美国实际上混得很不错,是个小暴发户。但他在精神上已经没有出路了。他骨子里本身就有回家的欲望。”
在《王》中,王启明与阿春分了手、王启明有了个亲哥哥、王启明被整得几乎身无分文……面对这些变故,记者不可避免地谈到了《王》与《北》的联系。对此,曹桂林表示:“我写《王》比写《北》要艰苦得多,整写了一年零九个月。可以说我是用泪水把这本书写完的。它很难写,因为这里不光有一个宣传尺度的问题,还因为写的是我的家,我爱她,我不能随随便便给她定位,要么天堂要么地狱。从风格上讲,《王》与《北》也不大统一,《北》中隐含着的是一种壮烈,一个北京哥儿们在国外拼杀的感觉,而《王》不一样,它里面透着一股自嘲和无奈,活这么大了,骂骂自己总行吧。”
王启明变与不变都要有北京味儿
关于曹桂林所说的这种“自嘲和无奈”,记者确实在书中体会到了王启明“想牛掰却牛掰不起来”。曹桂林说:“如果王启明还延续在《北》剧中那么‘牛掰’的感觉,这书就失败了。因为这完全是两个国度,两种体制,不可能延续。你还那么‘牛掰’,就得折你,你就得装孙子,装不好,‘孙子’的尺度没拿捏对,还要折你,所以说这种感觉很难写。”
那么王启明到底变了没变?“从本质上他根本没变,但不变当中他又必须得变,要的是保持那点北京味儿。你问他为什么回来,因为这里好啊!繁荣啊!当初他去纽约的时候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并不是说你回来就一定会好。现在的北京,物质上并不差。而物质上的差距也并不是我要对比的东西,《王》主要是要体现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意识上存在的差异。王启明回京后,碰到的也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的四处碰壁的事。他在美国取得的成功经验,想原封不动地往中国安,不成!在美国玩游戏要按美国的规则,在中国你就必须遵循中国的规则,否则必折。这种意识上的对比,有时会让你晚上睡不着觉,出一身冷汗。王启明就是这样,他一开始总想‘牛掰’,自己有钱,有经验,有热情。结果呢?”
王启明再现荧屏是早晚的事
有关《王》,记者还有另一个话题,因为在前言中记者看到,曹桂林写这本书最初还是被姜文撺掇的。姜文也很有意继续塑造王启明的荧屏形象。对此,曹桂林肯定了有把《王》再拍成电视剧的意向。他说:“电视剧肯定要弄,但因为《北》的成功,使得它的起点很高,所以我们要特别慎重。不过我要顺便说一点,我非常相信姜文,我觉得姜文受观众喜欢,不光是他的演技,还在于他的思想中流露出来的那种哲理的东西,这是一般演员所达不到的。”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您刚才说您是用泪水写完的这本书,我想知道这泪水是为什么而流的呢?”曹桂林沉默片刻,说道:“这眼泪无非两种,一是自怜,尽管这本书的内容基本都是虚构的,但写作时还是令我想起了很多往事;再有就是为了我的家乡,我们的民族,我真敢说这句话,我们在外的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感觉,谁都希望北京———‘牛掰’。”郑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