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投资仅200万的小制作电影《暖春》,尚未在京、沪、穗等大城市公映,已进账1200万票房,不仅收回成本,还赢利200万,并荣获最新一届的故事片“华表奖”。这是近期电影圈内引起广泛关注的“《暖春》现象”。
《暖春》是从业人员仅90多人的山西电影制片厂最新拍摄的故事片。影片讲述了在偏僻大山里,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孤儿想要一个家的故事。这个感人肺腑的煽情故事,是年轻女
导演乌兰塔娜酝酿4年的处女作。影片入市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该片先从山西省内开始放映,一个月内票房收入150万。影片然后又在石家庄、邯郸,沧州等地放映,观者如潮,把同期热映的进口大片也抛在后面。影片在新疆放映,仍是热闹不减,在乌鲁木齐市创下60万票房的纪录,还赢得了当地媒介“3天哭出10万”的报道。
本月底,《暖春》将进入沪、京、穗等票房重镇放映。据来沪为影片宣传造势的山西厂厂长李水合称,影片拍得十分感人,不少地方的影院曾亮出“不感动,不流泪,退票”的广告,几乎没有遇到退票的。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申维辰说:“自看完《卖花姑娘》后20年了,我还没有这么哭过”;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平说:“这是我近年看过的最感人、最真实的电影之一。它会让你哭得很彻底,然后把人淘洗得干干净净”。女导演乌兰塔娜向媒体坦言,想通过这个情感故事强化和凸显人间真情。因此,她在影片的叙事过程中采用温馨、细腻和朴实的创作手法,使影片在优美流畅的画面中真实地叙述着一份感动。从《暖春》映后的反应看,确实是小制作的“大催泪弹”。
沪上负责发行放映该片的联和院线也看好该片在沪的行情。他们根据上海影市的特点,把影片作为定点放映的一部重头作品。《暖春》现象能否在沪上重现?产生票房奇迹?结论当然要由市场给出,但不论《暖春》沪上票房成功与否,其在外地影市的成功,已给上海的电影创作与市场运作带来了可借鉴的经验。(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