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燕驰 实习生 袁 瑾
被《纽约时报》称为“国际舞蹈界成功典范”的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从成立至今已有11个年头。该团目前正在为11月8日举办的广西民歌节准备节目。团长高成明认为,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在国外名声很响,是广州的一张精美的名片,但目前他们面临的是如何让现代舞这种高雅艺术走向市场。
打造国际名牌
目前国内只有3个现代舞团——北京现代舞团、上海金星舞蹈团和广东实验现代舞团。高成明说,从一开始,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就建立了签约制和演职员聘任制,尽量和国际体系接轨,因此团队具备极强的创作力和高超的舞台表演水平,前后共出访了20多个国家,其精彩的表演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口碑极好,并在1994年到1998年的国际现代舞大赛上连续4次获得金奖,这不光在国内绝无仅有,即使在国际舞蹈界也属罕见。尤其在美国,他们每次演出都会引起当地的热烈反响。1997年他们曾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掀起一轮现代舞高潮,2001年,他们应邀赴美国纽约著名的乔伊斯舞蹈剧场演出,又再度掀起一股中国现代舞热浪,《纽约时报》评价道:“中国广东实验现代舞团是国际舞蹈界的成功典范。”
高成明告诉记者:很多外国人都是看了他们表演的现代舞之后才知道广州的,“现代舞能直接地让国外了解广州,了解中国。因为现代舞没有语言障碍,何况在大多数外国人的印象里,中国不可能有如此现代的艺术和团队,直到亲眼看了他们的演出才完全改变了看法,开始知道中国还有一个地方叫广州,弄清楚广州有如此新的现代意识。”高成明把现代舞亲切地比喻成广州的一张名片,而且是一张非常精美的名片。
要与市场共舞
尽管广东实验现代舞团一路走来都是硕果累累,但也面临着即将市场化的考验。因为政府已经基本确定,除了现有的粤剧、潮剧、汉剧和交响乐团这几个艺术团队能继续享受政府事业单位编制待遇外,其他的艺术剧团都将在3到5年内逐渐转制为企业化运作,然后完全推向市场。身处其中,广东实验现代舞团的处境也日渐艰难。高成明表示,现代艺术和现代舞在国内建立的时间和范围还很有限,观众欣赏的理念和习惯还没有完全培养好,所以走向市场无疑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
对此高成明显得有些忧心。他认为,在很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体制完善之前就把现代舞团推向市场,显然会遇到很多阻碍和矛盾。以国外为参照系,国内目前还缺少很多必要的措施和机构来规范艺术市场。比如缺少剧场制,这就无法为艺术家和团队提供必要的固定演出场所;没有基金会制度,那么演出的前期成本和资金就难有着落。另外,国外的税收制度提倡私人企业为非营利的艺术机构提供赞助,由此可以对企业优惠或免除税收,这些无疑都对艺术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归根结底,资金不足是现代舞团目前面临的难题,也将是以后必须面对的现实。
寻找生存出路
高成明对团队的未来依然满怀憧憬。他告诉记者:“过去的演出商其实普遍有一个误区,总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个观点本没错,但有点过头了,以至于大大小小的国外演出都上民族剧、民间舞。可前一阵子中央召开了一次大型演出博览会,从国外回来的专家都认为现在要转变观念,他们说其实现在外国人更想看今天中国人的艺术和现代的东西。事实上,我每到一个国家,很多外国观众也是这样和我说的。他们特别关注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情感,想看看中国人的生活情感外化在艺术上是什么样子。所以他们非常喜欢我们表演的现代舞,通过这些舞蹈,他们看到了今天中国的缩影和面貌。”
从这个角度上说,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在今天的存在显得更加重要,作为当代艺术和城市艺术的代表,他们不仅要把当代都市生活呈现给国内的观众,还要呈现给国际的观众,既是对外交流的桥梁,更是展示广州的舞台。正由于现代舞团对于广州的特殊意义,高成明认为,一定要让团队继续执著地走下去。目前现代舞团正寻求各种方式和社会联姻,和市场接轨,关注大多数人感兴趣的话题,想尽一切办法开拓自己的演出市场。
据了解,目前广东实验现代舞团正和广西阳光卫视联合打造一台名叫“东南亚风情夜”的晚会,在11月8日广西民歌节开幕时演出。这是现代舞团在市场上主动出击的一个举动。
资料链接
舞蹈编导高成明
生于1956年,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团长,一级编导。曾获文化部第五界青少年“桃李杯”舞蹈大赛园丁奖;全国首届现代舞比赛创作二等奖;第十届俄罗斯国际现代舞编舞比赛一等奖;广东省专业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第六届“桃李杯”舞蹈比赛群舞组创作二等奖;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作品创作优秀奖;第四届全国舞蹈比赛古典舞新创作品(编导)三等奖。曾应邀担任摩纳哥国际舞蹈比赛、罗马首届国际舞蹈比赛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