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派记者沈沣)在第二届亚洲舞台艺术节上,中国木偶艺术剧团,在印度德里卡玛尼礼堂上演了7个小戏,这是中国木偶艺术首次搬上印度舞台。
德里市政府的文化官员艾哈丽说:“中国木偶艺术风格华丽、造型逼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希望能够在以后看到更多精彩的演出。”
此前,中国木偶艺术剧团还与印度当地的木偶艺术剧团进行了一天的学术交流。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民间基础,是两国木偶艺术的共同特色,同时,如何在现代发展木偶艺术也成为两国木偶艺术专家共同思索的话题。
“印度木偶艺术的现状应该和50年前的中国差不多。”达地是德里木偶学院木偶剧团的导演,同时也是国际木偶协会副主席。他告诉记者,在印度,木偶表演团体很长时间都是家庭式的,父传子、子传孙,表演也都是在寺庙活动或民间的红白喜事上。这样木偶艺术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而现在,情况正在改变,家庭式的剧团之间也开始有了交流与融合,同时出现了像德里木偶学院木偶剧团这样专业的团体。
“故事、表演者和技术是最重要。”达地指了指自己的头说,“当然,还有创意。”民间色彩是印度木偶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木偶戏的题材大多贴近现实,表现社会问题,比如女性平等问题。“由于没有政府支持,印度木偶演员都是业余的,大家根据观众的不同来决定演出的内容。
达地评介中国木偶艺术时说:“去年在广州,我看了37场木偶戏。中国木偶艺术在制作和技巧上都是最好的。但是也存在故事性不强,主题不明确的问题。”
中国木偶剧团副总经理周景秋说,“印度木偶表演形式多样,探索意识很强。这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这几年中国木偶戏正处在一个相当好的发展阶段,这样的交流与对话正是我们需要的。”
为了拓展自身的舞台空间,中国木偶艺术剧团接连排演了《天鹅湖》、《七彩湖》等几部木偶大戏,“作为独立的舞台艺术,木偶戏需要进一步挖掘故事的戏剧冲突,吸收各种舞台艺术的元素,可以说,在保持木偶这个本体的前提下,木偶艺术发展的空间相当大。”
他说,“目前国内各家艺术院校几乎没有设立专门培养木偶艺术人才的专业,同时我们的从业人员和外界对话的渠道也不是很畅通。”
与印度不同,中国木偶艺术得到了政府有力的支持。“与其他一些舞台艺术门类不同,木偶艺术具有世界性。在政府的支持下,木偶艺术能够在不断地交流和对话中寻找到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