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珠珠戴爱莲肖像 叶浅予作于1945年
戴爱莲女士,平常我们都习惯称她“戴先生”,大概是取她是我们老师的缘故吧,她也的确是我的启蒙老师。是她将我拉入中国实验歌剧院舞蹈团学舞,那年我才8岁。我的第一件舞衣是她送给我的,是一件胸口绣着和平鸽口衔绿橄榄枝图案的芭蕾舞衣,别的小舞伴的舞衣上就没有绣,它成了我的骄傲。总之,我是她“拉扯”大的,她是我的领路人和恩师。
2003年10月,为贺先生从艺80年,中国舞蹈界为她举行了学术研讨会,我因出差在外,无法亲临会场,只能写上我的祝福,愿她健康长寿。
我想说的头一句话是,戴先生为创建现代的中国舞足足奋斗了80年,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的非凡之处是,她出生在国外,受的是西方教育,以至连有的中国字都咬不太准,却长了一颗中国心,立志要创建真正属于中国的舞蹈体系。中国的民族舞和民间舞的资源极为雄厚,但这些舞进不了宫廷,连舞台也上不去,仿佛是纯民间的,仅仅属于大地。如果不注意,不刻意去寻找,不挖掘,在一般情况下是看不见的,甚至都以为它们是不存在的。这些舞蹈就这样被埋没了许多年,直到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个小女人———戴爱莲。是她注意了它们,是她头一个挖掘到它们,而且虔诚地认真地学习了它们,并想办法搬上舞台,堂而皇之地跳给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看:瞧,这就是中国舞!差不多60年前,在抗日的后方,戴先生就做了这个工作。1946年的上海,在吴祖光先生、丁聪先生主编的一套叫《清明》的图文并茂的杂志上,就有戴先生的文章,就有她跳这些舞蹈的照片,就有她收集到的各种民族舞民间舞的照片,就有叶浅予先生为她做的速写和素描,留下了珍贵的史料档案。戴先生在题为《中国舞蹈的第一步》一文中说过这样的话:“舞蹈的历史,开始先有原始舞,社会进步,以后乃有土风舞,以后发展到美化的舞蹈。如果我们要发展中国的舞,第一步需要搜集国内各民族的舞蹈素材,然后广泛地综合起来加以发展。”戴先生特别提到:“当我们访问少数民族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舞蹈的宝库。”
戴先生首先提到新疆舞,说新疆舞是最丰富的。其次,她提到西藏舞,说西藏的歌和舞与日本人的歌和舞出奇地相像,她说,这可能直接来自唐朝汉族影响……
戴先生早在20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两项任务作为创建独立的中国舞的基本内容:
一是要对中国一切舞蹈作一次完整的考察,下本钱,到处旅行,探索和收集各种舞蹈素材的来源,做通盘研究,并以这些材料为舞台建立起新的中国现代舞;二是开展土风舞运动,使之推而广之,使每个人为娱乐而自己跳,成为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她在重庆组织了“边疆音乐舞蹈大会”,由4个文艺单位的各族兄弟姐妹来共同表演,实现了首次尝试。戴先生自己表演了《思乡曲》和《桂戏哑子背疯》。后来在上海也做过实验演出。戴先生后来一直坚持了这种主张的实施,努力促其实现,其结果就是“双蒂并开”:一方面创作了优秀的新颖的中国舞,以《荷花舞》和《飞天舞》为代表;另一方面,提出了“人人跳”的口号,并作为普及的方向。
我个人感觉到,戴先生提出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完成,我决心沿着戴先生的路走下去。20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我的舞台生涯的鼎盛期,我毅然脱下舞鞋,筹一笔巨资,带一支由十多人组成的专业采风队,深入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去系统地采集中国大地上依然存在的原始舞,耗时两年,拍成了大型舞蹈纪录片《舞之灵》,长达100分钟,分四个部分:《人文》、《巫风》、《饰趣》、《凝力》,并请清华同方集团光盘出版公司做成CD—ROM电子出版物。在调查中我有了惊人的发现,像彝族的《小豹子舞》、苗族的《芒蒿舞》、云南楚雄的彝族的《虎》舞,以及土家族的《毛古斯舞》都是在中国从未被记录过的最原始的舞蹈,几乎都是或裸体或草衣草裙或稻草掩身或矿颜涂身,表现性崇拜、敬神、战争、劳作等,填补了艺术起源史国中国大地上舞蹈起源的空白,也极大地鲜活地丰富了世界舞蹈的来源资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第七次代表大会视为重大的无形文化遗产收获。
通过我自己的实践,我认为戴先生的主张是亲切的,是完全正确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潜力非常大。《舞之灵》证明戴先生是有远见的。
挖掘原始舞蹈,挖掘各民族的民间舞蹈的重大意义,正如戴先生所说,因为它是个宝库,因为它是唯一正确的方向,可以直接跨过时空通向未来,给舞者伟大的灵感,走上舞台,加以发展,便是宏伟的,健康的,多彩的现代中国舞蹈。
我愿追随戴先生,为建立独立的现代中国舞蹈而献出自己的努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3年11月17日 第七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