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奖彷徨于边缘与主流间
本报记者 方 正
第4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目前已进入评审阶段,将于下月13日举行颁奖典礼。作为创办最早的华语电影大奖,金马奖至本届已“四十不惑”,但因台湾本土电影票房的彻底“沦
陷”及其他地区华语电影的持续低迷,金马奖连续数届在风雨飘摇中度过,已沦落到生死存亡的边缘。
在本届金马奖颁奖之前,奖项主办方高调宣布,将扩大庆祝活动的规模并改革评奖倾向,从边缘向主流靠拢,以获得“重生”。
主流化:向商业强片靠拢
金马奖以往对台湾本地及香港电影创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包括侯孝贤、王家卫、李安、张曼玉、张艾嘉等众多著名华语电影人及他们的作品都曾多次获得金马奖。但近几届金马奖在奖项评选上有着越来越明显的边缘化倾向,一些题材灰暗、风格怪异的另类电影受到青睐,如同性恋题材的《蓝宇》,妓女题材的《榴莲飘飘》、《香港有个好莱坞》、鬼片《三更》、《见鬼》等,都是近几届金马奖的热门电影。对边缘电影的偏爱加快了金马奖的衰落和边缘化。
从本届金马奖的提名中可以发现,本届评奖有意扭转偏爱另类的“不良”倾向,向票房成绩好、受众面广的商业电影靠拢。去年香港票房最高的热门影片《无间道》获得12项提名;香港另一部商业味十足的警匪动作片《PTU》也获得11项提名。而其他小制作另类电影或纯艺术片获提名比例相当小。有专家评论说,金马奖评选标准的这一转变是必要的,但是,“如果金马奖跟香港金像奖完全一样了,那它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明星牌:为四十大寿造势
由于影响力的衰落及经费的紧张,前几届金马奖颁奖礼的人气江河日下,能撑得住场的大牌明星越来越少,很多获奖演员甚至懒得到现场领奖。
本届金马奖为了扩大评奖及颁奖典礼的声势,邀请了大批香港影人包括国际巨星成龙、现任香港金像奖主席张同祖、港澳戏剧总会主席黄握中、著名导演吴思远等担任执行委员。他们将负责为颁奖典礼广邀大牌明星到现场助威,以增强大奖的吸引力。
破困局:加强与内地合作
但上述努力只是治标不治本,困扰金马奖的致命问题仍未触及。据了解,以好莱坞大片为首的进口影片已占据台湾本土票房的98%以上,而包括港产片、台湾本土电影、内地电影在内的华语影片在台湾的票房只有可怜的1%多。电影票房彻底沦陷,让金马奖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为此有专家认为,要摆脱这一困境,金马奖应该大胆突破政治隔阂,加强与内地的合作与联系,并努力与内地的金鸡奖、香港的金像奖形成互补,错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