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我在电影界找到位置
法国里昂亚洲文化电影节捧杯
20日,高晓松匆匆约见记者,人还沉浸在首次参加国际电影节就初战告捷的兴奋中:里昂举行的第九届亚洲文化电影节法国当地时间17日揭晓,高晓松第二部电影作品《我心飞翔》获得其中最大一个竞赛单元“新亚洲电影”单元最高奖。参赛的中国电影还包括张国荣遗作《异度空间》等,但都没有获奖。
那么,从《那时花开》到《我心飞翔》,高晓松是否找到了他在电影圈的位置?“位置不是比出来的,我在音乐圈对位置的感觉是有上游和下游,上游指有人投资,下游是有人喜欢;电影也一样,现在也有了自己的上游下游,所以我在电影界有位置。”
在艺术电影节的幸福生活
里昂亚洲文化电影节的参展影片都是纯艺术电影,地域范围以亚洲为主也包括一些俄罗斯影片。王家卫、蔡明亮、李安都曾参加过。这次,高晓松在里昂只呆了三天,出席完《我心飞翔》的放映、记者招待会以及担任短片单元评委后就离开了,宣布得奖那天他人在北京。“完全没想到得奖,欧洲评委应该习惯看描写中国生存困境的现实题材,而且我没有法文字幕……”后来他不仅得了最高奖,还受到不少夸奖,“那些欧洲评委说《我心飞翔》不像中国导演拍的,画面特漂亮,跟现实没什么关系。我想他们是拿它当欧洲电影看的,不习惯故事,但习惯手法。”高晓松总结这次经历说:“它对我以后拍电影很有指向性———艺术电影必然走海外这条路,我自己肯定不拍地下电影,但这样的(风格)会不会被接受呢?以前是很怀疑的,现在我知道,行,就是靠手艺不靠题材。”
回忆三天在里昂的经历,高晓松充满感动。放映那天来了好多中国留学生,他一出场反应极热烈,更让高晓松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遇见了初恋女友,对方看到海报上的名字就好奇地赶来一看,影片放映时正坐在高晓松的前面,一回头两人都吓了一跳……高晓松说,在圈子里这么多年,对于音乐带来的成就感他早已习惯,现在是电影让他重新品尝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争议声中确立风格
高晓松原打算秋天就让《我心飞翔》在国内公映,但面对大片的夹击档期一推再推。这个奖来得正是时候,他说海外发行一下形势看好,国内发行也更有信心,“得奖后空间大了很多”。其实,国外影展受宠国内市场遭冷落是许多艺术电影导演都有过的经历,而国内看过《我心飞翔》的人当中,认为比《那时花开》成熟了许多是普遍观点,但对超现实主义、把人物作为意象和符号的整体风格仍有很大争议。可以说高晓松是在争议声中确立了一种个人风格。杨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