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
雅乐李如一
11月8日,兹比格涅夫·卡考斯基(Zbigniew Karkowski)与DJ Dee(李劲松)在广州的音乐会结束后,主办方照例留了一段时间供听众与音乐家进行
交流。众所周知,善做音乐的不一定善谈音乐,而卡考斯基和李劲松无疑都是属于不善谈的那一类,结果交流的意义并没有很好地达成,问答大多都浮在表层,未能深入。
或许是由于实验音乐的特殊性,搞实验音乐演出的人往往不甘心让艺术家演完了就走人,总会想办法安排一些问答环节或者是工作坊(Workshop)之类的活动,立意虽好,但具体如何执行,却颇要费一番心思。以中国的音乐生态环境来看,要使工作坊切实有效果,是一个难度相当大的操作。在我看来,最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听众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
我自己参与制作的工作坊有三场,全都是在音乐学院里举行(一场在星海音乐学院,主讲人卡考斯基;两场在中央音乐学院,主讲人分别为海尔穆·谢弗(Helmut Schaefer)与拉蒂夏·索娜米(Laetitia Sonami)),听众也是以音乐学院师生居多。每场都有各自的问题,星海那场,卡考斯基对听众估计不足,内容过分浅显,相关专业的学生连连撇嘴,“他这种不就是数字音频处理嘛,我们早就在做了,那些软件我们也都一直在用。”我同意,不过请拿出你们的作品一听,用什么手法技巧,我们毫不关心,卡考斯基本人以前还用过一个巨大的称做“音网”(Sound Net)的钢架,立于其中,以手臂切割网中射出的光束来控制声音,但这一称做Sensorband的组合发行的唱片也未见出彩,卡氏本人到了今天更是对Sensorband持完全否定态度。中音那场,可以明显感觉到专业学生的眼界/心界之狭窄,以及可怜的文化中心老大姿态。知识结构和观念上的缺乏交集,造成交流的不可能。据我观察,到场听众中感到兴奋和开悟的,几乎全是校外非专业听众与民间声音艺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