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少数民族艺术遗产站在消亡的悬崖边
http://ent.sina.com.cn 2003年12月11日03:05 中国青年报

  记者 陈娉舒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

  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谈及少数民族艺术遗产抢救保护现状时,“面临衰落危机”、“急需保护”、“消亡边缘”、“
刻不容缓”等成为使用率最高的词语。

  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拥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少数民族同汉族一样创造了积淀丰厚且独特的优秀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努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在当代的承继发展,是保持世界多元文化形态的重要基础。

  但现实中,少数民族的艺术遗产又面临怎样的局面?“自古就游猎于大小兴安岭深山密林里的鄂伦春族,有些无形文化遗产正处于消亡的边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晓春说。

  刘晓春于今年8月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乡考察发现,能歌善舞的鄂伦春族,如今50岁以下的鄂伦春人会唱民歌的已凤毛麟角。口弦琴是鄂伦春族的传统乐器,但现在,这种古老的乐器在新生鄂伦春乡只剩下一个,会演奏的人也不多。用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品是北方狩猎民族特有的地域文化,被称为“桦树皮文化”,但如今会做桦树皮制品的找不出几个。由于鄂伦春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鄂伦春语言的保留和继承相当困难。刘晓春分析,如果不采取措施,连鄂伦春语和鄂伦春族说唱艺术,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灭绝。

  同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其民间文艺的现状,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司司长葛忠兴用“面临衰落危机”来形容。赫哲族民间文艺主要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4个门类。然而1958年之后,传统的萨满舞和无伴奏民间舞都已消失或濒于消失。工艺美术是该民族的主要美术形式,如施于被褥和服装上的贴花、刺绣图案,桦树皮工艺品制作,鱼皮服饰制作工艺等等。但如今,能做这些工艺美术品的,只有极少数年届古稀的老人。

  藏戏以其神奇独特的风韵、悠久的传统和精湛瑰丽的技艺,被公认为藏族灿烂文化和中国少数民族戏曲的杰出代表。但据西藏自治区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藏戏专家刘志群分析,近年来,一方面是电视文化和流行性艺术在生活中占据优势;另一方面是老一辈藏戏表演艺术家相继去世,同时,已剩不多的在世民间藏戏艺人传授徒弟的愿望也得不到很好实现,藏戏传承人日渐减少。加之藏戏的表演特点对演员自身素质要求高,演员需要从小培养,而培养经费严重不足,也构成藏戏无法有效保护的“瓶颈”。作为国宝的藏戏,目前面临失传危险。

  蒙古族的音乐、舞蹈文化千百年来有口皆碑。但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马铁英指出,目前,部分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生态性保护教育已经亮起了红灯。蒙古族亚传统音乐的征候群系如何保留原生性风格,应得到关注。

  此次大会的开幕式上,土家族代表向大会郑重赠上一面图案绚烂精美、硕大的本民族织毯,掀起会议高潮。但是,民间的土家族文化,却没有如此风光时刻。据专家调查,全国居住万人以上的土家族的36个县市中,绝大多数土家语言和传统文化已消失或基本消失,仅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酉水流域的龙山、保靖、古丈等县,还保留着一些原生形态上的土家文化遗产。但其中对土家语言、音乐、舞蹈、习俗保存比较完整的,就只有龙山县靛房、坡脚、他砂3个乡镇的25个村寨。

  对众多少数民族艺术遗产的濒危成因,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文章用“文化失调”一语概之。王文章指出,文化失调现象当今举目可见。文化失调,包括现代化建设本身的冲击,或商品化及旅游产业化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消解,“但更具危机的是,文化变迁中抛弃传统、追求时尚成为人们的自觉要求。这一种情况所带来的文化传统的消失,比外力的冲击,更具摧毁性”。因此,在文化失调现象举目皆是的情形下,保护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使其具有民族性,更显急迫艰难。

  在为期5天的会议上,一批较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如新疆十二木卡姆、藏戏艺术、青海热贡艺术、苗家歌舞服饰艺术、红河铜鼓艺术、鄂伦春口弦琴艺术和桦树皮文化、柯尔克孜史诗《玛纳斯》等,在大会上表演或作为专题介绍。同时,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文化多样性与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与当代艺术发展”、“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世界各国民族艺术遗产保护经验”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现状濒危,亟待抢救,无疑是与会者的共识。但对于如何做好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学者们提出的见解则呈纷繁多样。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朝戈金提出了一个颇为新鲜的观点:“活鱼是要在水中看的!”他认为,把民间智慧的结晶从原生土壤中采摘出来,置于档案资料库或者博物馆中,成为死标本,这不是保护,也远谈不上科学。就好比活鱼是要在水中看的一样,“我们只需科学地观察、忠实地记录和实证地分析研究。经过较长时期的经营,就能够对社会经济文化急速变迁中的各民族文化传承形成高质量的、立体的、多角度的图影”。

  据王文章介绍,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问题已引起国家重视。今年初,中国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标志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工作,已由项目实施,进入文化政策、财政投入和项目保护全面实施的阶段。该项目连同设于艺研院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等,将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给予特别关注。艺研院正在组织进行一系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科研课题,如《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征集和收藏》、《西北五省(区)人文资源基础数据库》、《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集成》等,也将加强少数民族艺术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与您携手走出乙肝阴影!
15秒视力变清晰 裸眼透视俊男美女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柯受良遭车祸 抢救无效死亡 订阅娱乐新闻随时掌握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快来提升躯体魅力
更恩爱的超级法宝
非常笑话
嗒!只要点下这里
马上进入爆笑天地
图片
铃声
·[朴 树] 白桦林
·[和 弦] 她的背影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最新时尚流行资讯
  • 卡通人偶一元起
  • 性感天真流行啥?
  • 流行音像3--8折
  • 生于七十年代影视金曲
  • 刘德华2003最新专辑
  • 三星数字摄像机
  • 80i超值热卖
  • D590i 轻薄小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酒楼小姐抱怨旗袍开叉太高:腿毛都露出来了!老板咬牙…
    每日2条,30元/月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0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