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央视播出的40集电视剧《延安颂》是献给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作品,唐国强继电影《长征》、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长征》之后第四次塑造了毛泽东。《延安颂》制片人兼编剧王朝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写这样的作品,必须得到有关部门的同意,“这种题材不是想写就能写的,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无限的文章。”那《延安颂》究竟做了哪些不一样的文章呢?
写毛泽东:与贺子珍婚姻破裂是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差距
《延安颂》写延安10年,自然绕不开毛泽东、贺子珍和江青之间的关系。毛泽东与贺子珍是在井冈山时期结婚的,相濡以沫十多年,即使在毛泽东受到打击、迫害的时候,贺子珍也未离开毛泽东。但是,当毛泽东获得指挥权以后,贺子珍却离开了他。为什么?编剧王朝柱说,两人发生矛盾,主要是一种文化差异,而不是像一些小报说的其他原因:当时,为完成救亡抗战的历史重任,毛泽东必须尽快了解世界,他也要求全党必须完成从与世隔绝到面向世界的过渡。由于斯诺访问陕北后写成的报告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在中外产生巨大反响,毛泽东越发主动地接近来访的中外男女记者。但是,贺子珍对此却没有思想准备,尤其她对毛泽东过分地与史沫特莱等外国女记者接触更是难以理解,甚至以传统的文化观念来要求毛泽东。这种思想认识上的差距导致了夫妻情感逐渐破裂。最后贺子珍丢下不满周岁的女儿离开延安,铸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王朝柱说,毛泽东与贺子珍之间产生矛盾和江青根本没有关系,贺子珍走了一年之后,江青才和毛泽东好上的。“《延安颂》这些都写了,我们要还原历史,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写,比如抢救运动错了,毛泽东脱帽给大家鞠躬,一次一次给大家道歉,请求大家原谅。一些小报或者某些人带有个人色彩的回忆录都是不可信的。”
演毛泽东:细节做艺术化处理,政治台词充分口语化
王朝柱认为,唐国强的表演可以说比《长征》大大跨进
了一步,他认为《延安颂》是唐国强表演事业上的一个高峰,将一些很政治化的台词说得十分生动,能把人都说哭了。
和王朝柱的高调相比,唐国强却要低调得多,“这种赞扬倒也不敢当,只能说演过几次了,有些经验,但每一次都有新的挑战。至于《延安颂》的新挑战在哪里?还是大家看吧。”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之下,唐国强对剧中的部分场景作了解读:
比如毛泽东和许世友的关系。剧中表现,许世友原来背着枪过来想杀主席的,后来改变了态度。这是历史真实事件吗?唐国强说是历史真实,大的历史事件不能错,但小的方面要进行艺术化处理,不能照搬历史。照搬历史有专家就够了,我们还拍电视剧干吗?
比如“七大”的演讲,唐国强有不少地方并没有照念剧本,而是将其口语化、生活化。唐国强说,有些东西你完全书本化也是不行的。本身它就是一个生活化的东西,你要是总是像开大会,那大家看毛选、看纪录片就可以了,看电视剧干什么?电视剧主要还是要刻画人物。
事件选取:难点化亮点,情节出人意料
《延安颂》写了一些比较复杂或者鲜为人知的事件,比如抢救运动,过去大家不敢写,现在全写了;比如枪毙黄克功事件;比如毛泽东和张国焘的关系等等。王朝柱说,“可以说在影视作品中比较真实又比较艺术化地再现了这段历史,把一个又一个的难点变成了亮点,这是这部电视剧最大的亮点。”
此外,该剧中透露的很多情节和细节也与大家惯常看到的文章很不一样,比如周恩来和张学良第一次见面后,张学良送给周恩来两万银元、二十万法币和精细的中国分省地图,后来还提出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等,这些情节让人感动,更让人意外。为什么会意外呢?王朝柱说,主要是大家平常看到的多是地摊文学,“电视剧《长征》出来之后,地摊文学再也不敢瞎写了。”(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