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的大型喜剧《托儿》之后,“聪明绝顶”的陈佩斯又花了大半年时间推出他喜剧三部曲的第二部《亲戚朋友好算账》,该剧取材于发生在宜宾的一个真实的家庭纠纷案例,陈佩斯把家庭经济纠纷中的闹心事全用笑话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大家觉得“亲兄弟、明算账”是多么必要。
已经在北京、浙江等地演了31场的陈佩斯将于1月8日至10日把《亲戚朋友好算账》搬
到上海大剧院,“接受最会精打细算的上海人民的检验”。昨天下午,记者赶赴杭州,采访了正在那里演出的陈佩斯。
身披宝蓝色对襟中装,足蹬黑色片儿鞋的陈佩斯让人想起那个在春节晚会小品里吸面条的坏小子,见面问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什么不演小品了?陈佩斯微微一笑:“我长大了,不玩小品了。小品就像习题,练完了就该做更复杂、更大型的作品———喜剧。”
陈佩斯:我演小人物,永远不会转型
小偷、混混、流氓、托儿……陈佩斯在舞台和荧幕上树立的形象都是些土气十足、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而且往往带有很多让人好气又好笑的缺点。虽然在最新的都市剧《亲戚朋友好算账》里,他演的“满意”是个“比较透明、诚实的中国老百姓”,却还是都市里一个烦恼多多的小人物。那他是否有转型的打算,演演大人物呢?
“我不会转型,这辈子演小人物改不了了。”陈佩斯习惯性地摸摸光头。“在内蒙,4年上山下乡生活让我的骨子里充满了平民意识,我是从农村出来的苦孩子,就是喜欢关注弱势群体。”他顺便告诉记者,喜剧三部曲的下一部目标还是瞄准都市弱势群体。
冯氏幽默平面,我的立体
连续几年的贺岁片让冯小刚确立了自己的冯氏喜剧风格,陈佩斯给其的评价是“平面”。他还用三维理论解释了自己的看法:“冯氏幽默主要在语言上取胜,但故事框架上的喜剧效果还不够,他是二维的。而我的喜剧故事更看重第三维———结构,处处有伏笔,到了某个情节处,加上好的语言,包袱很自然地就抖出来了。”
和电影设定好的结局不同,舞台剧《亲戚朋友好算账》的结尾因为有观众的参与而有了相当的不可测因素,到底怎么算账,最后要由现场的观众来决定,这也是陈佩斯绞尽脑汁让他的喜剧“立体”起来的表现之一。
郭凯敏:玩起冷面滑稽
大部分记者都盯着陈佩斯问问题,郭凯敏不愠不火地坐在陈旁边,只是在偶尔被关注到的时候简洁地说上一两句,话不多,脸上也没什么表情,却每次都能逗得所有人哈哈大笑。他这次在《亲戚朋友好算账》中演从国外回来,在经济、法律理念方面和大哥“满意”有冲突的弟弟,兄弟俩成天唱对台戏。
虽然郭凯敏以演过的几部电视轻喜剧证明自己有喜剧天赋,陈佩斯还是“毫不留情”地揭发了他。原来刚开始合作《托儿》的时候,郭凯敏整天端着,会说的话不超过三句:嗯,不错,可以。陈佩斯看不惯他一副领导架子,成天逗他,慢慢地郭凯敏被“拖下水”,时不时地也幽默一把。
郭凯敏点评陈佩斯:
他?他就一农民艺术家,或者说兼职一农民企业家。所以花钱不容易,赚点钱也不容易。
佩斯就好两口:舞台上一口,舞台下就吃饭那一口。你没见过他吃盒饭,别人吃十分钟,他风卷残云,一分钟那盒子就空了。
他是农民,不寒暄,也没什么涵养,当不了官。(一旁的陈佩斯愤起抗议:谁说我没涵养,我是没城府!)
佩斯有空的时候会在后台练嗓子、猛唱咏叹调,他自己很享受,可真要了我们的命。你们要小心,指不定哪天他就去演歌剧了。(陈佩斯又一次反抗:我就是嗓子比他好,他眼红呗。不过下回按捺不住的时候,也说不准真去演了,谁怕谁呀!)(新闻晚报 记者肖波)(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