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延)
描写都市情感生活的文字里,安妮宝贝的文字无疑是令人心动的。安妮宝贝的最新小说《二三事》新年新鲜登场,这位网络出身的女作家已经日益成熟,并且成为出版社畅销的保证。然而对于“网络作家”这个词,安妮却有点不太感冒,这位已经在文学圈内占取一席之地的女作家,似乎不太愿意和“网络作家”这个代有外行色彩的称呼有太多的联系。记者
:新作《二三事》和以前作品有什么区别和变化?
安妮宝贝:相对于上一个长篇《彼岸花》,《二三事》的情节要迂回曲折很多,里面有五六个主要人物在互相交叉。五个大章节,也是书中人物的名字,良生、莲安、沿见、恩和、盈年,线索很清晰。有某种循入宗教式精神归宿的意向,更多自省和探询,这使《二三事》里出现了非常多的新元素。记者:能具体说是哪些新元素吗?
安妮宝贝:爱与相信、爱与恩慈、遗忘和记得、付出和牺牲。书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做出选择。但这选择里没有对错的道理,也无幸福的标准。只是代表生命的时间,不断行进,并终究走向静默。记者:这些新出现的变化,是自然出现还是你有意地要改变自己?
安妮宝贝:《二三事》写了一年多,反复比较多。常常是写了几万字又推翻,重新来过。主要是在形式和主题上的反复。但最后从复杂归于纯简。写作的变化应该是一个逐渐积累,蜕变的过程,也是和你自己的内心共振的。吸收、思量,然后创作、表达,就好像一个容器,要先盛满水,再倒出来。写作,就和生活一样,都是很自然的在不断成熟和拓展中的过程。记者:作为一个从网络起家的作家,你怎么看刚刚结束的新浪原创文学大赛,怎样看网络文学的现状和前景?
安妮宝贝:离开网络已经很多年了。这么长时间以来,我给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一个自由写作者,并且在以严肃的态度从事写作,而不会让自己的写作被限制于任何一个派别或范围。也不会受任何其他影响。对于太旧的话题,没什么可谈的。记者:你觉得从网络起家的作家会打上网络的烙印吗?就自身而言,你觉得是否在某方面和传统作家有所区别?
安妮宝贝:这个问题如果由我来说,那么它是不成立的。写作如果要分类,只能从质上分类,而不可能从载体分类。这也是一个过于陈旧的话题。记者:你认为自己作品畅销的原因是什么?
安妮宝贝:我的作品核心,基本上是工业化大城市中孤独而有自醒意识的封闭人群的生活与内心。时间,往事,大海,故乡,荒芜旅途,城市,陌生人,疏离而分裂的情感……这是始终很喜欢的主题。作品本身的非主流性和边缘性,意味着它的读者也只会是小范围。所以我觉得自己的书一直以来都不是大众的书。它很畅销,但也是一个范围里的畅销。四年里出版过的书都还一直在加印。它们能在畅销之后,成为长销书,可能是更令人欣慰的。
安妮档案
1998年开始发表小说,因作品风格独特引起广泛关注。题材多围绕宿命、自由、漂泊等命题思考,描述工业化大城市中游离者的生活。
2000年起出版小说集《告别薇安》、《八月未央》,长篇小说《彼岸花》,所有作品都进入全国文艺类书籍畅销排行榜前十名。
现居北京。从事专业写作,并为杂志撰写独立摄影采访和专栏。
安妮语录
审美———生活的乐趣有时候就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比如你喜欢的气味、形状、质地、触觉、颜色,等等。一个生活简朴的人也可以拥有非常好的个人品位,因为他对美及细节非常敏感,有独特细腻的经验感受。这和流行概念没有关系,和金钱也没有关系。我喜欢所有旧的极端的东西。
写作———它只有在独自的时候才能做。它要你关起房间的门,一个人坐在黑暗和沉默中。写作不是常人能够做的工作,尤其是你职业写作的时候,就是因为它太孤独。但这些都是代价,必须承担。
误解———没有人会对一篇四平八稳的小说加以攻击。但是也不能因为害怕非议和误解,就不敢冒险,不去做新的叙述和新的个性表达的尝试。应该做更重要的事情。
旅行———对我来说,它只是属于自我放逐的生活里的一部分内容。了解世界性的自然和人文的状态,可以让我们更全面更理性地去思考一些命题。如果人只关注他眼前的生活,他就容易变得狭隘和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