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作协中青年作家翻译家交流研讨会日前在宁举行。据悉这样由作家翻译家一起来探讨文学问题的活动,在江苏甚至中国文坛都是第一次。在会上,作家黄蓓佳、毕飞宇以及评论家丁帆等都回味了当初自己对外国文学顶礼膜拜的过程,但一致认为现在的外国文学对自己已失去当初的吸引力,而中国本土文学却正在显出强劲的生命力。
黄蓓佳表示:上世纪60年代时,由于中国文学非常少,像《静静的顿河》等一批外国
文学作品给了自己最初的文学启蒙,到了80年代,就到了阅读外国文学最黄金的年代。记得当时自己的一位朋友看了短篇《永远占有》后,有一种“想跪在作家面前”的冲动。但现在,不知道是因为本身质量下降的原因还是翻译的问题,外国文学的魅力已远远不如中国文学。黄蓓佳自己订阅了外国文学方面的刊物,每年都因为不甚满意而换品种,但今年她决定不订了,因为实在很难看下去。相反,她觉得现在的中国文学比以前好看了。
毕飞宇则回味了自己初涉写作时,曾拿海明威的小说来细细拆解,看其小说脉络怎么走,如何丰满起来。他认为现在活跃在文坛上的这一批作家,都在很大程度上吸收过外国文学的营养,表面上虽是汉语写作,实际上用的是“西方文学的思维”。但到了今天,大家已开始意识到要补“中国文学这一块的课”,要想写“地道的中国化的小说”。
当代文学评论家丁帆教授对此有同感。他说1990年代以来,重新翻译外国名著的风气很浓,但即使是很有名的翻译家翻的东西也往往很难打动自己。记得初中插队时看的那些外国名著,语句也许粗糙,但那种文学的感觉和心灵上的震撼力至今仍让人回味悠长。现在翻译的很多作品,语言也许更直白流畅,辞藻更丰富,但文学的感受力却减弱了。评论家费振钟认为这其实反映了一代中国作家逐渐成熟的过程,他们对自己写作的期望值更高了。江苏省翻译家协会会长许钧教授则介绍说,苏童、黄蓓佳、毕飞宇等江苏作家的作品目前在英、法、美等国都很受欢迎,因而“是该外国人读读中国作品”的时候了。他认为中国作家对外国文学的接受,经历了一个从“非常喜欢”到“平和对待”到“难如人意”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个将外国的形式、体裁逐渐内化并自主创新的过程。他建议应更好地把江苏作家的优秀作品介绍到国外,并主张请一些国外的中国文学翻译家来江苏加强了解沟通。本报记者冯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