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芭蕾大师冯英解读巴兰钦
担任首届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闭幕演出的中央芭蕾舞团的年轻演员们正在宣武区少年宫排练。记者日前来到排练厅采访,观看了巴兰钦作品《四种气质》的连排,在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助理排练、中国前著名芭蕾舞演员应润生和中芭芭蕾大师冯英的带领下,朱妍、张剑、金瑶、孙杰、李俊、张尧等中国芭蕾明星认真地体会着巴兰钦作品给他们带来的新感觉,
把他们理解的“四种气质”通过舞蹈表现出来。巴兰钦不仅对于中国观众陌生,对于中国芭蕾舞年轻的演员也是一个新课题。
闭幕演出将邀请世界芭蕾明星与中芭演员们一起演出巴兰钦专场,以此纪念国际芭蕾大师巴兰钦诞辰100周年。很多观众希望知道在晚会中如何欣赏巴兰钦的作品。记者在排练厅采访了中国演出巴兰钦第一个作品时的参演者、这次中国演员演出节目的总排练者冯英,她说:“巴兰钦的作品将让观众在音乐中听舞蹈,在舞蹈中看音乐。”
巴兰钦的作品就像流动的诗
记者: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如何欣赏巴兰钦的作品?
冯英:巴兰钦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舞蹈的音乐性和节奏性,这是他在俄罗斯古典芭蕾学派发展起来的,因为他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又学习钢琴,有一次他参加演出,指挥没在,他临时戴上头套指挥乐队。他的音乐修养非常高,对音乐的理解也有他独特的一面,所以他的舞蹈看上去就像流动的诗一样。比如这次演出的《小夜曲》,除了让观众在观看时感受老柴的《弦乐小夜曲》带来的音乐上的流畅,你还可以看到演员的表演像流动的诗一直在飘。看一部巴兰钦的作品就像听一部交响乐一样。他把音乐中各个声部的特色和音乐的层次性全部在舞蹈中体现出来。而且巴兰钦的作品突破了古典芭蕾程式。古典芭蕾展现技术的程式全是由双人舞、变奏和技术性独舞组成,而在巴兰钦的作品中,程式没有了,完全以身体语言来表现作品,更强调它的音乐性和节奏。
记者:中国观众看古典芭蕾比较多,尤其喜欢古典芭蕾中表现技巧的东西,在巴兰钦的作品中有没有单纯技术的表现?
冯英:没有,巴兰钦主要强调技术更加自由化,就是说,在你掌握之后,不能单纯是技术展示。他的作品是用技术表达音乐,有些技术是可以分解的,演员运用的肢体语言一定为音乐服务,为舞蹈服务。而完成巴兰钦为音乐服务的作品,反而要有好的技术。在巴兰钦亲自创建的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中,没有主要演员也没有群舞演员,就是充分发挥群舞的震撼力。123
巴兰钦把舞蹈完全融入音乐中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即将在晚会上演出的这几个巴兰钦的作品。
冯英:《四种气质》是巴兰钦1946年的作品,这是根据古希腊神话传说想像创作的,其中四个人物是根据古希腊神话人物命名的,作品表现古希腊提出的人的情感上的忧郁型的、多重型的、黏液型的和胆汁型的四种
气质。音乐是美国作曲家辛德米特。这部作品是在古典芭蕾的基础上发展成比较现代的作品。由于创作时他的舞团遇到困难,所以作品没有豪华的布景,只是练功衣,灯光随着演员表演稍加变化。但通过演员的形体表现古希腊神的各种壁画造型,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的情感。《小夜曲》是巴兰钦早期的作品,创作于1934年,有大量的群舞在里面,它的故事是学生训练时发生的各种故事,几个女孩抢一个男舞伴等等。作品的前三个乐章是早期完成,而第四乐章直到1970年才定稿,这期间不断地修改完善。《主题与变奏》是他1947年的作品,音乐来自老柴的管弦乐组曲,音乐很辉煌,群舞的气势也比较大,主要演员的技术完全融在音乐里面。观众看朱妍表演变奏,不会单独看到32个挥鞭转,而是把它完全融在音乐和舞蹈之中。
记者:闭幕演出中世界明星们演出的几段双人舞有些什么特点?
冯英:这是为了纪念巴兰钦诞辰100周年而请来的世界大腕,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切磋和学习。其中的一些作品观众都很熟悉,包括:《堂吉诃德双人舞》、《海盗双人舞》。《柴科夫斯基双人舞》是根据老柴在各个芭蕾舞剧中的双人舞,音乐是由巴兰钦编的,“柴双”虽然没有脱离古典芭蕾舞的程式,但真正地做到了技术是一种解放而不是一种束缚。因为我跳过“柴双”,所以我感觉节奏已经加快,而且舞蹈必须与音乐是流动的。有一次在人民大会堂跳“柴双”,跳完以后脚都麻木了,因为一直在奔跑和流动当中。
芭蕾舞不仅有“天鹅”还有巴兰钦
记者:为什么世界各大芭蕾舞团这几年都在频频上演巴兰钦的作品?
冯英:这与时代的发展很有关系,因为现在人们生活的节奏快了。当年巴兰钦的舞蹈在美国很快就传开了,与美国人的生活节奏有关。现在人们已经没有时间和耐心来看几百年前的慢节奏叙述童话故事的古典芭蕾舞剧。巴兰钦最大的优势就是古典芭蕾的叙事和程式已经不太使用,节奏非常快,这就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需求,所以才与现代观众有共鸣。123
作者:伦兵
记者:中国观众现在还在欣赏古典芭蕾的阶段。
冯英:对,这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有很大关系。现在世界优秀团体来了好几个,观众已经能够鉴别了,正是推广巴兰钦的好时候。
记者:您觉得为什么中国观众对巴兰钦接触这么少?
冯英:多少年来,包括观众和我们自己都停留在《天鹅湖》的阶段,在中国芭蕾发展的40多年来,《天鹅湖》还是演得最多的。市场上的品种少,观众自然就了解少。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各个芭蕾舞团就开始跳巴兰钦的作品,而中央芭蕾舞团到1983年才开始接触巴兰钦,当时我们跳的是《小夜曲》,唐敏、赵明华、郭蓓慧和我一起跳的。到现在也没有演很多。我们要让观众知道,芭蕾舞不只《天鹅湖》。
文/本报记者
背景链接中央芭蕾舞团排演过的巴兰钦
中国芭蕾舞台首次上演自己排练的巴兰钦作品是1984年,演出的是《小夜曲》,当年中国最著名的芭蕾明星唐敏、赵明华、冯英等都参加了这个作品的演出。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还演出了巴兰钦的《柴科夫斯基双人舞》。进入90年代,中央芭蕾舞团也排练演出了巴兰钦的《主题与变奏》和《辉煌的快板》,2002年演出了巴兰钦的作品《谁会在乎?》,五部巴兰钦的作品成为中国芭蕾观众了解巴兰钦的基础。
《小夜曲》
中芭演员们在排练
摄影/本报记者崔峻
冯英(左)演出巴兰钦作品1 2 3
作者: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