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的生命剧本,比她演过的剧本更富戏剧性。她的戏如人生,她的人生却比戏更戏剧化。她在40年的生命中,展现戏剧与现实之间巨大的张力。戏外有戏,戏中有戏,最后以公开的死亡宣告,一步步走向高潮,留下光彩中不灭的传奇。
如果2003年香港娱乐圈有什么中心事件的话,那就是死亡。张国荣在4月1日的死亡一跃所引起的震撼,到今日依然余波荡漾。他的好友梅艳芳在2003年结束前两日的逝世,使过去一
年蜚短流长、无聊琐碎的香港娱乐新闻,一下子有了一个一以贯之、但沉重得连最好的创作人都无法把握的主题———死亡。
梅艳芳之死充满戏剧色彩,不仅因为她本人是一颗光芒四射的明星,更由于其过程紧凑如一套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的电影,并在向公众张扬、传媒广泛报道的情况下进行。
对很多人来说,梅艳芳最动人的一次“演出”,是她以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的身分,就女星裸照事件在记者会上谴责娱乐传媒新闻道德的堕落。她的挺身而出,使社会地位一向不高的香港演艺界占据了道德的高地。这绝对是演艺界也是梅艳芳本人的光辉时刻。
在这重意义上,张国荣的死是一首诗,因为它是个性的表现;而梅艳芳的死却是有情有义的演义。一个演员的演技再好,在舞台上的表现再出色,他感动的也只是观众;但唯有生命才可以改变生命。林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