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2004春晚惨败 央视承认观众满意度下降5.6%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1月24日13:49 千龙新闻网

  中央电视台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前晚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据央视市场研究部门统计:全国有5亿多观众收看了这台晚会。

  据了解,在中央电视台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播出的同时,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对全国观众收看春节晚会情况进行了同步跟踪电话调查,整个调查持续了3个多小时。通过对全国100多个样本城市的2227个家庭调查表明,有2105个家庭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
晚会,家庭收视率达94.5%,其中78%的家庭表示满意。尽管如此,今年春节晚会的到达率和满意度还是较去年分别下降了1.5%和5.6%。

  据分析,到达率和满意度的下降,一方面说明随着大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对节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除夕的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了,看电视不再是每个家庭的惟一选择。各地媒体评春晚:只有老的和小的爱看

  前晚,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春节晚会又捧上中国人民除夕夜的饭桌。和往年差不多,今年的春节晚会还是褒贬不一。有趣的是,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个现象:今年春晚属于“老少咸宜”,1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观众评价不错,而中间年龄段的观众则是批评声一片。

  刘女士说,她家一岁的女儿看节目看得津津有味,“花里胡哨的,我家妹妹看得可高兴了。”而张先生一家中,60多岁的父亲母亲觉得今年春晚还不错,什么都有点,还挺热闹的。同类现象还有几家,有几位观众说,往年晚会四五岁的孩子们都不看,今年《舒克贝塔》、《哪吒传奇》的主题曲吸引了他们。

  记者采访中发现,中间年龄段的观众批评声众多。王先生表示今年的小品质量明显不高。刘先生说,他感觉今年的这类节目强行搞笑,明显把观众当傻子,看得很别扭。而丁先生对今年的春晚一个词表示:“绝望”——“骂的欲望都没了。”在新浪网上,到23时左右,关于春晚的留言6000多条,也多以批评为主。

  仔细想想,就当它是一道必备菜吧,装点个门面,就不苛责它了吧!(《北京娱乐信报》任嫣)春晚导演袁德旺自我评价:节目反映生活实际

  让全国老百姓欢乐喜庆过大年,显然,这并不是春晚总导演袁德旺的独创,从中央电视台开始办春节晚会,打的就是这个谱。对此,袁德旺的想法很单纯:讲老百姓爱听的事情,以让老百姓喜欢为晚会的基本要求,这就是他为今年春晚提出的宗旨。

  袁导介绍说,这次晚会的节目,题材注重以小见大,注重反映生活实际。他比较欣赏的小品《让一让,生活多美好》,写的是由于堵车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表现青年人对老年人理解的《讲故事》;反映再婚家庭生活状态的小品《婚礼》。袁导说,对于语言类节目,基本要求是有主题、有包袱、有明星、能动情。

  能否有好听、好唱、能流行的新歌,曾被认为是一台春节晚会成功与否的标志,现在大家虽未必如此苛刻了,但希望春晚的歌曲能带来点儿惊喜,也在情理之中。袁导说,他们花费很大气力为晚会寻找、创作新歌,也有不错的收获。比如,杨坤和谭晶合唱的《天下父母心》,透过青年人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父母很辛苦,一辈子不容易,我们应好好孝敬他们。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传统的主题,特别选择了用流行歌手演唱,目的在于更容易让年轻人接受。

  他最后说:“春节晚会,是为我们最重要的民族节日举办的晚会,所以,要表达的总是中国人最传统、最基本的内心情感和内心情绪。”(今晚)本报记者评春晚:当流行明星成为工具

  其实,按照春晚导演的说法,春晚的节目安排应该主要是为了照顾大部分的农村观众的口味,从这个层面上出发,晚会对流行明星的安排如同虚设。只见一开场就让黄奕等人蹦跳出场,让人纳闷要图喜庆何必就要这几张脸,甚至她们还不如接下来的唱儿童歌曲的小朋友来得生动。晚会这种套数还很多,比如沙宝亮等人唱流行的说唱音乐,篇篇要套上一堆什么过节的唱辞,东不东西不西,五味杂陈却不到位。

  流行明星中可圈可点的也有。像田震唱的是去年广东电视台的《生存大挑战》的主题曲《把握每个瞬间》,非常积极,着装也时尚,这是她继去年的《温柔美眉,铿锵玫瑰》之后第二次在春晚唱《生存大挑战》主题曲(这应该值得广东音乐人自豪);周杰伦应该是表现最出色的一位,一首《龙拳》如果不看字幕依然难辨,却非常本色地透出他应该有的那股劲道。比较浪费的是赵薇跟阿杜的组合,不知道导演为何把两个人安排在一起,赵薇顾着保持自己的形象却唱功平平,阿杜卖力演唱形象却倒退回他当建筑工时的样子。总之唱的是啥也记不住了。

  总之,当流行明星成为春晚的一个工具,再怎么努力也是穷折腾。(本报记者陈羽中)相声、小品真失职

  “诚心实意地把欢乐送给千家万户”是春节晚会的服务宗旨,所以逗人发笑、愉悦众人的相声、小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其挑大梁的节目。可是,看完2004年春节晚会的相声、小品,我笑不出来,反而想哭——相声奄奄一息,小品踏步不前,悲哀啊!

  相声的没落已是不争之事实,但出于对这种优秀传统艺术的钟爱,人们还是渴望它重振雄风、东山再起。然而,挤进本届春节晚会的群口相声《十二生肖大拜年》、《让一让,生活真美好》和相声小段《如此指导》却再次让这些满怀期望的人们失望。

  首先,内容空洞,缺少生活。“艺术扎根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对今天的艺术工作者来说是老生常谈了,但是,这个老得好多人不愿再提的话题对艺术创作来说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样,相声虽然是一种语言艺术,但它讲究说、学、逗、唱、抖包袱,离开了生活,包袱你就没法抖,只能像本届晚会的节目一样玩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字游戏,让人听着耳烦、看着眼睛不舒服。

  其次,盲目革新,失去本色。如果主持人不说冯巩、朱军、周涛等人表演的《让一让,生活真美好》是相声小段的话,恐怕好多人都会以为冯巩改行演小品了。时代在发展,相声也要与时俱进、大胆革新,在这一点上,冯巩做的是很到位的。但话又说回来,相声的革新不仅要把握好度,更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就像李金斗说的那样“相声改革不能离开根”。否则,迟早有一天相声会向小品投降,到时定会冷了关心相声的观众的心。

  2004年春节晚会的相声、小品大比拼应了赵本山那句话了:都知道,这年头相声干不过小品。的确,这次二者相比,无论在节目的数量、大腕演员的数量还是现场效果,都是小品占绝对优势。但是,如果你坐下来定睛细看的话,小品也没什么值得自豪的:与往年相比,这届春节晚会的小品充其量算是原地踏步,没有创新,更谈不上什么突破,好在有赵本山、黄宏、郭达、巩汉林、范伟等腕儿在,他们靠自己的演技遮掩了剧本、舞台等方面的不足,把观众“忽悠”出了笑声,仅此而已。(本报记者吴聿立)春晚的“审美疲劳”

  按照中国民间审美传统,红色肯定是不容变更的主题,从时尚角度看似简单的命题作文,实则提出更高要求。前日春晚,大多数演员是倚红卖红。其中最以身作则的就数两个女主持人,周涛和倪萍乍一亮相,一个佩珠晚装一个改良中式长裙,都是火红火红的,样式也是意料之中跳不出央视“大台风范”的保守格式。相比较周涛的选择还算顺眼,而倪萍束腰下摆似乎大了一号。在两位主持人的带领下,民族类女歌手和满场伴舞演员更是前赴后继,连《十二生肖大拜年》的相声演员也凑起热闹,大红、粉红、桃红、紫红,红得喜庆,可红得没有太大创意,红得让人有点“审美疲劳”。(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 新闻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