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没有在中国生活过,所以很难了解为什么获奖对他们来说那么重要。
中国电影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没有一个健康的结构。电影导演除了自己的作品外,应该关注建设一个良好的电影生态环境。
2月5日第54届柏林电影节将在柏林开幕,这是一年艺术电影盛事的开始,也成为全年
艺术影片的风向标。本届柏林电影节将有26部影片参与竞赛,其中23部将参与电影节金熊奖、银熊奖的争夺。
当年张艺谋、李安、王颖都在这里名声鹊起,今年,这块曾值得华人电影骄傲的福地,却再次让华语电影人艰难进军:《茉莉花开》、《孔雀》、《美人草》、《美丽上海》等,因种种原因未能入围竞赛单元,王全安的《惊蛰》最终和尔东升执导的《忘不了》同进入“优秀影片”单元,只有张艾嘉的《20:30:40》最终进入竞赛单元,有望与欧洲大片同时角逐金熊奖。
亚洲电影集体失语
与好莱坞影片的来势汹汹成截然对比,一直受到柏林电影节青睐的亚洲影片只有两部入围:中国台湾导演张艾嘉执导的《20:30:40》和韩国导演金基德的《撒玛利亚城的女孩》,入围影片数量接近历史最低,这似乎与上一届电影节两部中国影片《盲井》和《英雄》同时获奖形成巨大反差。
在柏林,亚洲电影从来都没有让人失望过。从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到2002年宫崎竣的《千与千寻》,偏爱亚洲电影的柏林总不会让亚洲电影人空手而归。即便是去年仅得安慰奖项的《英雄》在银熊《盲井》的光环下,也不失为亚洲电影、华语电影争得了一席之地。第51届柏林电影节无疑更是亚洲电影的天下,亚洲总共的入围影片达到了5部之多,其中中国和日本各占两席,韩国有一部影片入围。最终亚洲电影也没有让人失望,中国导演王小帅和林正盛捧回了两座银熊奖。
但是今年,亚洲影片集体失语。就连两部入选的影片《203040》和《撒玛利亚城的女孩》也都是在最后关头宣布的。亚洲影片为何失势柏林的确令人深思。第五代掌门人开始醉心于商业大片开拓,第六代导演在岩石缝隙中艰难成长,大多营养不良,真正站在国际电影节的门槛前,也都底气不足。
事实上,今年报名参赛柏林电影节角逐的国产影片有60部之多,其中包括第五代知名导演执导的多部影片,如《茉莉花开》、《孔雀》、《美人草》同在柏林与金熊失之交臂。张艺谋日夜赶工的《十面埋伏》原本也是要再搭一趟柏林的顺风车的,因为剧组变故颇多,刚刚完成拍摄根本无法赶上。
低成本影片《惊蛰》坚持到最后,但其处境也让人辛酸:“这片子真有点亏,当时我给他们看的样片是剪辑版,声音、画面都还没有做好。你想声音都是最后贴上去的,画面是通过电脑出来的,效果会怎样?我那片子是有劲没处使啊,没钱,后期都没办法做得像样点!”原来,导演王全安迫于资金压力,送往柏林的是从电脑上转录的一般拷贝,由于影片技术问题,选片委员会还一度产生很大争议,最终艰难人围“优秀影片”单元。
新生力量的交替
2001年王小帅《十七岁单车》开始,中国第六代导演登上柏林电影节的舞台,张艺谋《英雄》被安慰,《盲井》揽银熊是否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过去:谢飞《香魂女》、张艺谋《红高粱》都已经成为历史!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的选片人多萝蒂-韦娜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在德国的院线里放映,非常受欢迎,德国的观众就是从这些电影里对中国产生兴趣。现在德国观众对中国的新电影特别感兴趣。”而她本人也特别喜欢刘浩的《陈默和美婷》,还有朱文的《海鲜》。电影需要不断充实新鲜的血液,中国国内电影人在柏林的暂时失意,正是新鲜力量的交替时刻。
今年的柏林,张艾嘉执导的《20:30:40》则承载了华语影片角逐大奖的唯一希望。这部由香港出品的电影故事发生在忙乱的城市台北,由张艾嘉、刘若英和李心洁分饰不同年纪和阅历的现代女性,在各自的生活中,品尝爱情与人生的甘甜酸涩。导演张艾嘉预定将在2月中旬带着两位爱徒刘若英和李心洁,一起飞往柏林为影片造势。
而另一部进入优秀单元的低成本影片《惊蛰》则成为内地影片的代表。早在去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这部电影就凭借其纪实风格以及朴实故事,赢得中国电影人的瞩目,青年女演员余男也凭借在该片中的出色表演摘得了去年的金鸡奖影后,成为该届金鸡奖中最大的冷门。
此外,高晓松将携《我心飞翔》参加柏林电影节“天才训练营”的活动,他的另一部影片《那时花开》将参加“新电影论坛”单元的展映。首次独立指导故事长片的朱文也将带着他的《云的南方》参加“新电影论坛单元”。《云的南方》由著名演员李雪健领衔担纲。影片中优美的小提琴配曲则由中国第一提琴师盛中国演奏。
柏林不是唯一
金熊释放政治信号,银熊平衡地缘政治,柏林电影节从来就是主题先行。好莱坞影片的大行其道大概也是柏林电影节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左右平衡的体现,不过这完全合乎中规中矩的德国式逻辑。
如同诺贝尔之于中国,中国电影人对国际几大电影节都有无法割舍的情结。柏林也成为是中国电影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应不同的评判标准,更有不同的体系支撑。是否进入柏林成为中国电影修炼的必须途径,未揽金熊就意味着败退柏林?李少红导演《恋爱中的宝贝》早就收到本届柏林电影节的参展力邀,但由于时间正好和该片国内宣传档期正面相撞,十分为难的“宝贝”只能忍痛放弃柏林之行。制片人李小婉说:“其实我们也很想去柏林,去国外扬名也有利于影片国内发行。但是我们这影片不一样,所针对的是亚洲观众群,这是一部拍给观众看的影片,不是专门冲着电影节去的。眼下,我们最看重的是国内的票房,主战场应该是中国。”
华语电影能在国际上获奖当然的好事,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建立自己的良性秩序。为寻求国际投资拼命挤出国门参展,这已是圈内的共识,如同王全安所说:“参与柏林电影节这样的国际知名影展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先不说赚钱,找机会来表现自己,才能找到投资,才能把自己喜欢的电影继续拍下去。不然,年轻导演是很难有机会拍片,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而面对一些国内的导演不得不把希望放在国外电影节得奖上的问题,萝蒂-韦娜女士对记者说:“如果你是西方电影节的人,你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呢?西方人没有在中国生活过,所以很难了解为什么获奖对他们来说那么重要。中国电影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没有一个健康的结构。电影导演除了自己的作品外,应该关注建设一个良好的电影生态环境,不能只注重单打独斗,更不该有恶性竞争。”(外滩画报)(来源:千龙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