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我们的心是多么顽固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05日10:51 南方日报

  精神饭/简方专栏

  纳博科夫是美籍俄裔作家,《洛丽塔》的出版使他名扬欧美,我在很多年前就读过他那本虚幻得搅也搅不断,掐也掐不死的《菲雅尔塔的春天》,但到了2003年,我才读到了这本新出的单行本。纳博科夫还是纳博科夫,虽然他不断对弗洛伊德冷嘲热讽,他肆无忌惮地损布莱希特、福克纳、加缪、劳伦斯等;他当着学生的面把《堂吉诃德》撕得粉碎,他对形
形色色的“高雅迷”嗤之以鼻,但这个“国际怪物”确实让人着迷。

  《菲雅尔塔的春天》再次让我们领略了纳博科夫的小说魅力。他像一个魔术师,用变换无穷的手法来展示复杂多变的世界和那些丰富鲜明的生命个体。如果说纳博科夫的小说创作有什么寓意,也许可以这么说,他的小说从来不向自己妥协,因为他试图在这种挑战中得到叙事的快乐。

  《菲雅尔塔的春天》讲的是“我”在菲雅尔塔的地方遇见了一位名叫尼娜的同胞女子。异国的不期而遇,唤醒了“我”与她长达十五年中的零碎而短暂的会面的情景。记忆的闪回与切入,让现实与往事同时呈现;无望的渴念,因对过去与她邂逅的细节的回味而增加了浓度。涌上心头的绮思丽想,与眼前晃动的她的身影相映成趣;对欧洲文化熏陶的中年男子的心中渴念,因含蓄的心迹表露和不逾礼节的想入非非的试探而暗中助长着,这似乎是《洛丽塔》的前奏,但因他不具有亨伯特式的阴郁而使渴念变得单纯和美丽;却最终因尼娜的车祸而亡引发出无限的幽思。暗中的想念、记忆的往返穿梭,使小说叙事变得扑溯迷离而又绚丽多姿。

  也许我对纳博科夫有偏见,人们评价他是用心中干净的欲望去追求审美,但假如两个人都浪漫得不可救药的话,那他心中的干净就是一种温柔的恐惧。在此,我又不得不提到《洛丽塔》,其中所渲染的那种忧伤而又陶然、迷惘而又惬意的感觉,表达了他身处陌生境遇又想融入其中的复杂心理。这种人性的异样,占据了他小说中心的位置,也必然会派生出生命的无常感和对明日世界无从把握的陌生感。

  这是一本疯狂的书,任何读过该书的人,不管喜不喜欢,都会想起它的开头:“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一丽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人们不由自主的会跟着纳博科夫的魔法,卷起舌头,感受那三个字从上颚往下轻轻滑落到牙齿上。用今天时髦的话来说,尽管他是个男的,他完全够得上是用身体写作的作家,充满快感的尖叫派作家。

  同样《菲雅尔塔的春天》不知“尖叫了”了多少读者,引起许多误读。先锋写作的人极力崇拜他,努力模仿他的尼娜,写一段看一段,直到有了纳博科夫的影子才踏实下来。对纳博科夫这位伟大的经典印象作家来说,我感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亵渎感,又有多少人能骗倒自己呢?没有的,我们内心有一种顽固,拒绝温柔的恐惧,我们尊崇内心,正如他的主人公所说的:“我是自然忠实的猎犬,那么为什么这种恐惧我不能摆脱掉呢?”是的,我想我们是摆脱掉了,纳博科夫不向自己妥协,我们也不向自己妥协,他试图在挑战中得到叙事快乐的美好愿望被我们顽固的心灭掉了,大师总有被我们拒绝的时候。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 新闻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