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新年俗”能否走出“晚会偏执”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10:01 今晚报

  随着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我最喜爱的优秀节目”在元宵节的揭晓,围绕一年一度春节晚会喋喋不休的热门话题又一次尘埃落定。今年有个新的流行词,叫“审美疲劳”,是从电影《手机》中衍生的,说的是再好的东西也经不起每天去面对。由此,联想到过年期间每天的电视“晚会轰炸”,觉得再贴切不过了。

  从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诞生之日起,这一“新生事物”就成为除夕荧屏的“当家花旦
”。开此滥觞的是1979年邓在军和杨洁组织策划了这么一场文娱工作者与电视工作者组成的茶话式晚会,日积月累,也由于当时文化娱乐的匮乏,以致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看晚会逐渐上升到了“新年俗”的高度,作为年夜文娱大餐,与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这样的老传统相提并论。

  然而随着文化娱乐和资讯的多样化,提升了观众的文化需求和口味,同时过年的方式多样化,电视晚会的观众群体正在逐年流失,观众的满意度也是每况愈下。大家在茶余饭后评点春节晚会,往往借用“鸡肋”一词,意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面对没有新意的节目,换来换去的几副老面孔,观众的状态基本上就是所谓的“审美疲劳”。

  于是每年的春节晚会都是在众多观众的议论声中开始,同时也总是在众多观众的抱怨声中结束。为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舞台豪华包装,实行几地联动,节目的原创运动,导演的台内招标,节目和风格向社会征求意见……凡是能想得到的办法他们都试过了,但至今起色不大。传闻明年春节晚会正在酝酿社会招标的方式,但最终恐怕也跳不出这一窠臼。

  另一方面,整个社会也都陷于这种晚会偏执:除文化、公安和军队推出三台晚会外,中央电视台还推出了戏曲晚会、歌舞晚会,去年全国文联又加入到这个行列;几乎所有的省级电视台卫星频道,不停播放自己新录制的一台接一台的大型晚会,一些省际之间打破区域限制,联手打造的晚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果再加上一些地市举办的晚会,春节期间全国的电视晚会不下百余场,其中通过卫星电视可以收看到的也不少于五六十余场。“晚会”似乎出现泛滥成灾之势,疲劳轰炸,造成人、财、物资源严重浪费的“重复建设”,有的地方电视台已经不堪重负。

  其实,春节晚会是一种创新的产物,开始规模很小,也不太受人重视,只是切合当时的需要而加入到新民俗的行列。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新生、繁荣和走向平淡的过程,正如大家感受到年味逐渐变淡一样。“年俗一直处于更新之中。任何一种民俗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有的年俗必然流失,甚至被摈弃。春节晚会也不例外,只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失去生存的基础。”只有当我们抛弃晚会偏执的牛角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为晚会流失人群开辟新的文娱方式,才会产生新的年俗,新的春节娱乐方式,形成新的世纪类似于“晚会”诞生时的新鲜和魅力,这就需要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做法。

  今年陕西电视台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向春节晚会告别。他们通过大型春节特别节目直播活动,选择四位灾民新房封顶,中间穿插各种民俗场面,引导社会各层面关注灾区并形成热点。据介绍,不举办春晚并不是财力不够,而是尊重观众的选择,实际上的效果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应该说,陕西电视台这一举动为电视传媒如何寻求在继承中突破、在习惯中创新、让传统的模式重新焕发生机提供了新的思索空间。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变迁,特别是新媒介新技术的出现,一些颇有新意的过年方式正在诞生,如短信拜年、网上团聚等加入新年俗的行列。只有不断在创新中发展,探索新的模式和形式,总有一天我们会走出晚会偏执,改变那份执着的期待,新的年俗就会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富有魅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