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当华语片遭遇金熊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0:56 燕赵都市报

  第54届柏林电影节2月5日在柏林开幕,这是一年艺术电影盛事的开始,也成为全年艺术影片的风向标。本届柏林电影节有26部影片参与竞赛,其中23部将参与电影节金熊奖、银熊奖的争夺。

  当年张艺谋、李安、王颖都在这里名声鹊起,今年,这块曾让华人电影骄傲的福地,却让华语电影人陷入艰难:《茉莉花开》、《孔雀》、《美人草》、《美丽上海》等,因种
种原因未能入围竞赛单元,王全安的《惊蛰》最终和尔东升执导的《忘不了》同进入“优秀影片”单元,只有张艾嘉的《20:30:40》最终进入竞赛单元,有望与欧洲大片同时角逐金熊奖。

  2003年:《盲井》(导演:李杨)获得银熊奖

  2001年:《爱你爱我》(导演:林正盛)获银熊奖

  2000年:《我的父亲母亲》(导演:张艺谋)获银熊奖

  1996年:《太阳有耳》(导演:严浩)获“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奖”、银熊奖

  1995年:《红粉》(导演:李少红)获优秀单项奖视觉效果银熊奖

  1993年:《香魂女》(导演:谢飞)、《喜宴》(导演:李安)同获金熊奖

  1990年:《本命年》(导演:谢飞)获银熊奖、杰出个人成就奖

  1989年:《晚钟》(导演:吴子牛)获银熊奖

  1988年:《红高粱》(导演:张艺谋)获金熊奖

  1 亚洲电影集体失语

  与好莱坞影片的来势汹汹成明显对比,一直受到柏林电影节青睐的亚洲影片只有两部入围:中国台湾导演张艾嘉执导的《20:30:40》和韩国导演金基德的《撒玛利亚城的女孩》。入围影片数量接近历史最低,这似乎与上一届电影节两部中国影片《盲井》和《英雄》同时获奖形成巨大反差。

  在柏林,亚洲电影从来都没有让人失望过。从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到2002年宫崎竣的《千与千寻》,偏爱亚洲电影的柏林总不会让亚洲电影人空手而归。即便是去年仅得安慰奖项的《英雄》在银熊《盲井》的光环下,也不失为亚洲电影、华语电影争得了一席之地。第51届柏林电影节无疑更是亚洲电影的天下,亚洲总共的入围影片达到了5部之多,其中中国和日本各占两席,韩国有一部影片入围。最终亚洲电影也没有让人失望,中国导演王小帅和林正盛捧回了两座银熊奖。

  但是今年,亚洲影片集体失语。就连两部入选的影片《20:30:40》和《撒玛利亚城的女孩》也都是在最后关头宣布的。亚洲影片为何失势柏林的确令人深思。第五代掌门人开始醉心于商业大片开拓,第六代导演在岩石缝隙中艰难成长,大多营养不良,真正站在国际电影节的门槛前,也都底气不足。

  2 新生力量的交替

  2001年王小帅《十七岁单车》开始,中国第六代导演登上柏林电影节的舞台,张艺谋《英雄》被安慰,《盲井》揽银熊是否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过去?谢飞《香魂女》、张艺谋《红高粱》都已经成为历史!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的选片人多萝蒂·韦娜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在德国的院线里放映,非常受欢迎,德国的观众就是从这些电影里对中国产生兴趣。现在德国观众对中国的新电影特别感兴趣。”而她本人也特别喜欢刘浩的《陈默和美婷》,还有朱文的《海鲜》。电影需要不断充实新鲜的血液,中国国内电影人在柏林的暂时失意,正是新鲜力量的交替时刻。

  今年的柏林,张艾嘉执导的《20:30:40》则承载了华语影片角逐大奖的惟一希望。这部由香港出品的电影故事发生在忙乱的城市台北,由张艾嘉、刘若英和李心洁分饰不同年纪和阅历的现代女性,在各自的生活中,品尝爱情与人生的甘甜酸涩。导演张艾嘉预定在2月中旬带着两位爱徒刘若英和李心洁,一起飞往柏林为影片造势。

  而另一部进入优秀单元的低成本影片《惊蛰》则成为内地影片的代表。早在去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这部电影就凭借其纪实风格以及朴实故事,赢得中国电影人的瞩目,青年女演员余男也凭借在该片中的出色表演摘得了去年的金鸡奖影后,成为该届金鸡奖中最大的冷门。

  3 柏林不是惟一

  金熊释放政治信号,银熊平衡政治,柏林电影节从来就是主题先行。好莱坞影片的大行其道大概也是柏林电影节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左右平衡的体现,不过这完全合乎中规中矩的德国式逻辑。

  如同诺贝尔之于中国,中国电影人对国际几大电影节都有无法割舍的情结。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应不同的评判标准,更有不同的体系支撑。是否进入柏林成为中国电影修炼的必须途径,未揽金熊就意味着败退柏林?李少红导演《恋爱中的宝贝》早就收到本届柏林电影节的参展力邀,但由于时间正好和该片国内宣传档期相撞,十分为难的“宝贝”只能忍痛放弃柏林之行。

  华语电影能在国际上获奖当然是好事,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国内建立自己的良性秩序。为寻求国际投资拼命挤出国门参展,这已是圈内的共识,如同王全安所说:“参与柏林电影节这样的国际知名影展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先不说赚钱,找机会来表现自己,才能找到投资,才能把自己喜欢的电影继续拍下去。不然,年轻导演是很难有机会拍片,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李静无艳)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