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超市与艺术之间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4:41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2004年2月9日下午,成都作家第一次听说“艺术”也可以进入“超市”作买卖。宣布这一消息的是“艺术超市”创始人,来自北京的中国演艺影视界策划人赵晓明。出于好奇也罢,疑问也罢,这消息吸引了部分成都文化艺术界的人物前来对话。而北京小飞明珠文化艺术发展传播公司董事长于小飞(系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得意门生)、小说家张藜、国家教委
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荫昌、歌唱家才旦卓玛、歌唱家兼作曲家滕格尔、歌唱家于文华、相声演员兼剧作家兰成纷纷打来电话祝贺座谈会召开。现在的文学艺术家们似乎不再不关心经济和现实,如何让艺术创作与商业接轨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成了让他们头疼又绕不开的问题。

  赵晓明(“小飞明珠”艺术总监、“艺术超市”创始人):我这次来到成都结交了很多朋友,在交谈中他们知道了“艺术超市”。在北京的文化圈中“艺术超市”是新生事物,大家关心的问题,就是“艺术超市”怎么搞法,如何经营怎样与市场接轨,用何种方法运作,包括艺术作品的创作、收集、整理以及认同(尺度),怎样建立一个(超市和艺术家之间)相互信任、取得双赢的机制。(“超市”的顾客)也包括了出版商、展览商、演出商、媒体、晚会、音像制品商。(两类不同的顾客之间原本就)需要一个(沟通的)渠道。很多青年词曲作者把作品拿到我这里,但我也发现他们作品的不成熟性,就需要有人给他们完善作品。于是在题材、内容和形式,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方面,都需要有人给他们提供服务。比如去年有一首唱得不错的歌《爱就爱了》,这首歌的产生和一个年轻的词作者有关,他写完后找到图书文化公司,想请陈琳或者杨坤演唱。公司觉得他名气不大,但是歌词内容和歌名还不错,于是就把这歌名用了,歌词就没有用,这样就无形中伤害了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人的创作欲望和追求。我最初的想法就是为这些著名或者不著名的词曲作家服务,仅限于音乐这一块。为什么我可以作这件事呢?我1998年下海,从事影视演艺的经济人,在于文华、滕格尔的公司都作过音乐和艺术总监,接触了大量从事表演的艺术人才。他们都需要作品,按过去传统的办法是从杂志报纸上以及老师朋友那里得到。是不是还可以有更好的流通渠道?在1999年我们曾搞过“网上购物”,经过3、4个月的运作发现了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作品在网上公布后容易遭到剽窃。后来又经过3年左右的运作,才出现了“艺术超市”的想法。“艺术超市”有多大的规模?它只建立在方寸之间,软盘那么大。把从事创作的文学艺术家的照片、简介甚至作品存入软盘,和他们签定可以相互制约的协议,关于某部作品的销售,在买卖中间再签定更详细的合同。至于来选作品的导演、各种团体,他们只能在我这里看,不能拿走。我想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去年3月北京有30多位著名的词曲作家参加了“艺术超市”的研讨会,他们觉得这个东西很好。这次到四川,我希望和这里的艺术家们也展开这样互动的联系,让四川精英们的作品能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更好地与市场接轨。

  布芒(时事评论人):四川有非常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人团体,如何既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又能让作品与市场接轨,赚更多的钱,产生最大的效益,这是今天要谈的一个话题。第二个是作家的原创对市场因素考虑不多,商业运作和原创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往的看法认为商业炒作对原创是一种伤害,现在看来不是这样的,商业上的前期介入对我们的艺术创作可能更有利。大家今天可以就这个话题放开了谈。昨天我和晓明吹了会儿牛,他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数据。关于文化产业的问题,在美国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10%,相当于中国整个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可见未来的操作空间是非常巨大的。而中国的文化产业赚了多少钱,晓明去国家统计局查资料,统计局却没有将文化产业列入项目,完全把它忽略了。而实际上我们的文化产业也开始起步了,举电影的例子,好莱坞电影(的票房)来不来就是二、三亿美元,现在中国的电影(票房)也开始几千万、上亿(人民币)了,《手机》(的票房)是七千多万元,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文化产业巨大的能量。我们四川确实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做,恐怕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在座的赚了钱的作家艺术家,只有阿来、春芽,何大草可能也快了,麦家今天正在(北京)谈钱。(作品赚钱)的问题不容回避,保障原创必须与产业结合,才不损伤大家的创作激情。在这方面晓明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方式。以写书为例,比如文迪他们,写完了草草地与书商签个合同利益就此了断。这样就很不完善……

  文迪(作家):有时候甚至合同也不签,大家是哥们,(与书商)喝杯酒了事。有一个完全按照欧洲模式操作的文化公司曾经来四川找我要(我或者朋友的)小说,因为他们知道四川有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告诉他们我周围有很多小说写得很好的人,有些人写的短篇很适合拿来改编成前卫电影,但这些优秀的作品基本上不为人所知,它的读者面都非常窄。

  石光华(诗人、作家):我昨日参加了一个美食家协会的成立准备会,有我受了两点启发:很多文人下海想赚钱,但都很降格以求,为了市场要求被迫改变写作路子、生活方式,最后文化产业变成了没有文化的产业。昨日提到现在的教师、律师、医生里真正称得上“文化人”的只有10%,其余部分只不过是“有知识的人”,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与市场接轨的时候,我们还是以“文化人”的身份与市场接轨,因为文化肯定是有市场的,并不需要我们降格以求。另外一点是昨日大家提到原来都是“文化搭台、美食唱戏”,我们要想办法让“餐饮塔台、文化唱戏”。难度还是比较大,文化人在过去是捧场的、喝彩的,最后主要得利的是他们(商人)。怎么改变,其实是思路的问题,和这个会的主题有些契合。

  九九(作家):我给你提个建议,“超市”有个缺点,就是要人家进来,建议你改成上门推销。现在我写“散打”文章比以前在报刊上发表要划算得多,以前发表一篇是80元-120元每千字。而演员刘德一的出场费是8000元(人民币),中江表妹是5000元(人民币),如果他们演出的写的段子,每演一次我都要“吃钱”。这很正常。在美国,你写的歌曲制作成卡拉OK,唱一次公司里都要给你钱。

  李虻(四川师大艺术学院副教授):四川的文化在全国可能有不兼容的情况,比如四川茶馆文化的代表——“散打”,在北京收视率不高。我建议讨论一下四川哪些适合全国化,先(将原创作品)买断风险非常大。

  阿来(作家):我感觉“艺术超市”是很好的机构模式,但也有矛盾之处,超市要面对终端消费者,但你面对的不一样;也有贴切之处,就是你的操作环节和仓储式规模。我这些年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因为我发现在原创和一线演出机构之间缺少沟通。现在我们的生产方式现代化了,而获取信息的方式还很原始。一线机构需要作品,一种方式是找写手,一种是读小说,但音乐舞蹈类作品发表平台很小,真正有价值有市场前景的作品往往一诞生就死掉。现在写小说的人(发表作品)选择面比较大,画家通过画展这一传统平台,也很有效。(部分影视、音乐、舞蹈方面)的原创作者习惯为机构服务,有演出就写,没有就空闲。好多演唱组合并不懂得哪些歌曲最适合他们。在藏区,一些非常优秀的歌手被小机构推上市场,但也妨碍他们进一步发展。我曾经跟“高原红”组合说过,你们总是唱一样风格的歌曲,第一首很新鲜,第十首你们自己感觉都不新鲜了,而观众可能第五首就不新鲜了。“艺术超市”应该尽量多地掌握原创资源,将它们和掌握歌手的公司、商演机构对口,像婚姻介绍所,把旷男怨女介绍到一起。

  何小竹(诗人、作家):关于文化产业的市场潜力已经不需要讨论。“超市”这一概念具有媒体效应,但不具备操作性——经营太多的艺术种类,难免不透、不专。(文学艺术领域)画家的经营走在最前面,“画廊”这一模式世界通行。而在国外无名作家就已经有经济人,不用自己抱着稿子谈生意,每个行业都有相当的业务专署。中间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他需要具有眼光,综合各种专门知识信息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周春芽(画家):我觉得艺术家、作家和社会发生关系很重要,赵先生来成都很重要。成都人才济济,几乎个个拿到全国都是一流水平,但在圈内我们都说生活生产基地是成都,“战场”在北京,现在我们希望“战场”也在成都。成都以自己的特色留住了许多艺术家,资源非常丰富,整合也很重要。90年代初我们的创作很被动,那时市场需要写实的类似照片的画作,而现在各种风格的高质量作品市场都很好,这是艺术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创作上的结果,我们要坚信信息社会埋没不了任何有才华的人。

  何大草(作家):“超市”的快进快出好像与文学艺术创作的慢冲突,但像“婚姻介绍所”也是一种工作方式。建议能够凭眼光来签约,哪几个是你要重点推出的,有什么地方(和别人)不一样,可以塑造品牌的就重点签,现在没有出路的它的价值何在,怎么推。关键是先做出一个摸得着看得到的东西出来。

  二毛(诗人、美食评论家):“艺术超市”的意义非常大。蓝马写过一些歌词,他希望知道值多少钱,以保证创作的动力。我的朋友万夏、李亚伟从四川去北京跑市场,说那里的信息量比这里大,接触的人也比这里广泛,非常希望成都也有这样的平台。作家、诗人、美食家都需要“包装”,以前我作饮食文化的时候老婆说她要“包装”我,但她个人还没有这个能力,如果有懂行的人介入,创出的价值肯定比现在大。(阿紫记录整理雷康摄影)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