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灯彩的回想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8:21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阿坤

  小时候过元宵节,除了吃汤圆放爆竹之外,对于我们这些孩子还有一件最高兴的事,就是玩灯彩。拿着在春节时留下的压岁钱,到了元宵节,我们就会跑到巷口那片纸扎店,去买灯彩了。纸扎店门面不大,可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彩,柜台上摆着,墙壁上挂着,屋顶下吊着,给我的印象是,满屋子全是灯。在这些灯彩中,有制作精美的宫灯、抖丝灯、花篮灯
、夹纱灯、龙舟灯等,因这些灯价钱较贵,我们只能看看欣赏而已,是决计不会买的。我们要买的就是那种最便宜的兔子灯。兔子灯造型可爱,制作也简单,用竹丝扎成兔子形状,糊上白纸,周身贴上剪成一片片的纸条,就成了毛茸茸的兔毛。兔子灯的背部开有一个方孔,可以放置一支蜡烛,下面安装了4个小木轮,可以牵着在地面上跑。到了元宵节那天,我们这些小孩手里都会有一盏兔子灯,点燃了蜡烛,在巷子里牵来牵去。当然,也有的小朋友手里提着泛着红红的烛光的小灯笼,一会儿去家里,一会儿又奔上了街头,简直像疯了一样。巷子里因有了七八盏灯彩在闪亮,在流动,又有小朋友的欢声笑语,便一改平时的冷寂。天上明月,地上灯彩,小时候元宵节玩灯的情景,至今仍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因为它陪伴我的童年,给了我无限童趣和快乐。

  稍长,我特别喜欢灯彩中的走马灯。有时,我会对着走马灯久久地沉思,为什么此灯烛影摇曳,能缓缓转动?它里面藏着什么秘密?于是,每天到了放学时候,那个纸扎店的门口,就多了一个背着书包的我。好多天下来,我就在家里自己动手,依样画葫芦制作起走马灯。我没有竹条,就用细铁丝做灯架,做成大小两个圆筒,蒙上雪白的薄绵纸。在里层的圆筒中央竖一根铁丝作为转轴,顶端套装一个纸制的叶轮,在中间点燃一支蜡烛,走马灯就转动了!虽然这走马灯制作简陋、粗糙,比纸扎店师傅手下的那些走马灯差多了,但毕竟是我亲手制成的,这高兴劲甭提了。下一个元宵节时,我拿出自己制作的走马灯,引来了小朋友羡慕的目光。以后,我在每年元宵节时,都会自己制作一只走马灯,而且越做越精美。只是渐渐长大后,在元宵节再也不玩兔子灯了,也不再自做走马灯了。那些玩艺儿,成了我尘封的记忆。

  随着知识的增长,我才知道走马灯之所以能转动,是因为烛灯造成冷热空气对流,带动轴轮连接的灯罩旋转不停的原理。走马灯又叫孔明灯,据说是由孔明发明的。是不是这回事,无需我去考证。不过,走马灯的出现在我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燕京岁时记》就有记载:“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灯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走马灯不只是简单的玩具,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走马灯是中国古代人的一项重要发明。从现代物理学的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来看,走马灯的运动,本质上是把蜡烛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汽机就是人类创造的第一部变热能为机械能的装置。李约瑟认为,古老的中国走马灯正是燃气轮机的雏形。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2月11日 第七版)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