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青年旅舍:背包客们路上的家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12日03:43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徐百柯

  龙堂客栈是成都的四家青年旅舍之一,坐落在宽巷子的一个四合院内。院子的堂屋,也就是客栈的前厅,在某个角落里———也许是码放着上百本外文书的架子上,也许是供着财神像的木龛前,又或许是桌上一杯飘着热气的茉莉花茶旁边,你会找到一个厚厚的大本子,封皮上写着“ABookofTravellers’Philosophy”(旅行者的哲学手册)。本子里是龙堂的
过客们用各种文字和图画记录下来的他们的感受,有的洋洋洒洒上千言,有的则三五个字、一两笔画,但却都是真性情的流露。

  年轻的老板赵炜推荐我读读一个叫做“清水无香”的客人2003年8月9日的留言,“是一段很美丽的故事,可惜当时我不在,要不一定会和他们认识认识,聊一聊。”

  留言是这样的:“工作、生活在成都,却不能完完全全体味成都。一年前,和刚刚相识的男孩子闯入了宽巷子,一个旧时的成都梦深深烙在了心底。他告诉我,我们有一天会在龙堂夜宿一晚,这个承诺也深深烙在我的心上。一年后的今天,我们如约而至,旧房子、旧街道、旧的承诺,所有的一切见证着我的爱!8月8日,我们相识的日子。”

  是的,这就是成都,这就是龙堂客栈。

  老成都有“少城”之说,位置在后来的皇城以西。少城之兴筑,可远溯至古蜀国。无怪乎成都人讲,先有少城,后有大城(整个成都城)。

  位于少城区域的宽窄两条巷子,保留着成都市内仅有的完整的川西四合院民居,因而被视为老成都的象征。

  从2001年开始,赵炜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成都的老街,花了整整9个月的时间,终于在宽巷子的这座四合院里找到了他想要的那种感觉。在和房主谈妥了每年20多万元的租金后,2002年7月5日,龙堂客栈开张了。

  虽然年纪不满30岁,但1996年就开始“上路”的赵炜,在中国的“背包客”中也算是比较老资格的前辈了。他办的客栈,当然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旅馆,而是一开始就加盟了国际青年旅舍联盟,来住店的客人几乎全部是国内外的自助旅行者———和他一样的“背包客”们。

  但凡来过龙堂的人,都会对大门入口处张贴的一条告示印象深刻:“西装革履者恕不接待住宿!”

  而在前厅的墙上,挂着的一件装裱在镜框中的T恤,胸前印着据说是在中国的背包客中广为传诵的一句口号:“最新指示:我们同没钱旅行和没时间旅行的思想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

  龙堂的入口处是一小段过道,两侧的墙被刷成了黑板,供背包客们自由地贴上自己旅途的照片,还可以在这里发布信息,“呼朋引伴”地结伴出游。最新的一条信息是:“征近日去海螺沟、贡嘎山同行者,请电×××。2004年2月4日。”

  赵炜在经营客栈的同时,仍然坚持着“背包客”的本色,每年都要出行两三次,而且绝不坐飞机。前厅的墙上挂着两个专业的旅行背包,一个是赵炜的一位澳大利亚朋友送给他的,挂起来以作纪念。另一个是赵炜自己的。进了龙堂,根本不用问服务员,只要抬眼瞧瞧墙上,看那个背包在不在,就知道老板是留守客栈呢,还是在外“暴走”。这个背包前两天刚刚重新挂上,因为它的主人刚刚从湘西小镇凤凰回来。

  赵炜说,在走完中国之前,他不会考虑出国旅行。他很喜欢所认识的两个女孩儿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用自己的脚丈量美丽的祖国”。

  不过,在他美丽的祖国和美丽的家乡,他所经营的龙堂客栈却真正是国际化的。开业的一年多时间里,客栈接待的游客有15000多人次,其中“老外”居然占到了11000多人次。

  赵炜对此自有一番评论:“就像我们向往奥地利、英国的城堡一样,老外对我们的川西民居非常着迷。”

  前厅的墙上有很大一片,贴满了各式各样的国旗。赵炜介绍说,只要龙堂第一次来了某个国家的客人,这个国家的国旗就会被贴在墙上,现在已经有60多面了,“最近贴上去的是伊朗的国旗”。

  在龙堂,员工们叫得出每一个客人的名字。记者去的时候,正好听到登记台的小妹在问赵炜刚刚入住的一个日本客人名字的日语发音。这是一种温馨的家的感觉,背包客们在成都有了一个家。

  赵炜说:“有的人一进来就知道了,这是他该住的地方;也有的人一进来就知道了,这不是属于他的地方。”

  “一路风尘,劳累不用说,而成都的美,让我们忘记了累。感激来了四川、来了成都,因为她让我们再一次成长。”这是一个北方背包客的留言。

  再让我们来听听本地人是怎么说的:“我是成都人,喜欢自行出游那种,没想到在身边有这样一个好地方,在这里我呼吸到最适合自己的空气,只可惜无缘享受这里的客房,只好在餐厅/Bar里找找感觉了。”

  也许正是这本“哲学手册”里的几句留言,最适合作为这篇文字的结尾。那是一个叫作“Blue”的客人留下的。

  2002年7月6日,客栈开张的第二天,她从西藏回到成都,成为龙堂的第一个客人。据赵炜回忆,那是一个从广州来的女孩儿,高个儿、戴着眼镜。

  她的留言这样说:“很庆幸能在成都找到这样的住处。也许因为宽巷子而喜欢这里,又或是因为这里而更喜欢宽巷子,而自己是一次比一次喜欢成都了,这个城市的人很会生活……归心似箭的我到了成都又把脚步放慢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这里住得太舒服,让我不忍离去。”

  链接一:

  关于青年旅舍

  1909年,德国一位名叫理查德·斯尔曼的教师带领一班学生徒步旅行,途遇大雨,只能在一个乡间学校里,以稻草铺地当床,度过了艰难的一夜。彻夜未眠的教师,萌发了建立专门为青年提供住宿旅馆的想法。斯尔曼主张青年走出校门,亲近自然。他说:“所有的男孩女孩都应该走出校门,参加远足,留宿青年旅舍。”

  1912年,世界上第一个青年旅舍在德国一个废弃古堡Altena中诞生,并奠定了青年旅舍的基本结构,即以“安全、经济、卫生、隐私、环保”为特点,室内设备简朴,备有高架床、硬床垫和被褥、带锁的个人储藏柜、小桌椅、公共浴室和洗手间,有的还有自助餐厅、公共活动室。受到了青年人的广泛欢迎。

  1932年,国际青年旅舍联盟(IYHF)在阿姆斯特丹成立,目前共有60多个成员国及20余个附属成员,共有青年旅舍4000多家,床位数达到35万个,有国际会员超过400万人。今天,青年旅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住宿连锁组织,世界上有1000万青年旅游者在使用青年旅舍。

  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实行会员制,国际青年旅舍会员卡(HI)是会员身份的证明。遍布全球多国订房网络(IBN)可为会员提供订房服务,会员可提前6个月预定全世界主要城市的青年旅舍,并可用所在国货币支付房费。

  国际青年旅舍的标识为内有冷杉及小屋图形的蓝三角,是由联合国在1961年特准专用的。蓝三角图形、“HostellingInternational”和“YouthHostel”文字标识均属国际青年旅舍联盟的注册商标,受法律保护。

  链接二:

  青年旅舍在中国

  1998年7月,广东省旅游局率先将国际青年旅舍的概念引入中国,在广州、珠海、肇庆建立了中国第一批3家国际青年旅舍。目前,我国除了广东外,还在北京、上海、西安、昆明、大理、丽江、成都、洛阳、大连、南京、杭州、阳朔、呼和浩特、香格里拉等地建立了40多家青年旅舍。同时,中国已有近万名持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发行的HI卡的会员。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