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赵本山之后,又一个以东北二人转为鲜明表演特色的北方剧团即将来到上海。在经历前一阶段不少舆论“表演低俗”的指责之后,二人转艺术还能不能在上海“兜得转”?今后的出路又何去何从?就此记者采访了二人转的相关创作人员和演员。
从浦东金茂大厦的小剧场到沸沸扬扬的央视小品晚会,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东北二人转正在全国迅速蹿红。眼下二人转又“转”到了上海———3月12日、13日,由哈尔滨话剧
院带来的《秋天的二人转》,将在美琪大剧院献上一台风格浓郁的东北“八大炖”,将二人转的民间特色坚持到底。
困境 民间文化正在流失
说起东北二人转,作为“国内十大编剧”之一的杨利民最有发言权,“二人转根植于历史深厚的黑土文化,有南、北两派之分,‘胡胡调’、‘大悲调’等众多曲牌,还包括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一边说,他一边有模有样地哼起了《兰桥会》:“一十九来十八空儿,十八空儿,见一女子洗衣衫……”
不过,谈到二人转艺术目前在东北的生存现状,杨利民脸上变得有些严肃。“很多戏班子还是十分困难的,只能在农村一带走街串巷。”去年一个会唱“三十六嗨嗨”的老人去世了。“今后留下来的‘嗨嗨’,是一个比一个少了。”对此问题黑龙江省已经成立了民间艺术保护委员会。
出路 首度与话剧“强强联姻”
“二人转一直都给人“土得掉渣”的印象,但正因为来自民间,也就拥有其他剧种不可模仿的鲜活表现力。”《秋天的二人转》导演邢友江介绍说,与话剧结合在一起,也许是二人转被更多人认识的一条新路。
他在这个剧中有很多新尝试,包括剔除二人转不健康的段子,保留“说、唱、扮、舞”的表演精粹,穿插东北秧歌、民歌、唢呐的绝活,演员还会露一手“扇花儿”、“转巾”等即兴表演……“话剧与二人转的结合,是双方发展的需要。”一方面,二人转的形式丰富了话剧的感染力和美感;另一方面,话剧舞台也给二人转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表现空间。
明天 方向仍是民间
二人转的唱本通俗易懂,语言幽默风趣,充满了生活气息。”一位看过该戏的观众认为,来自民间的二人转目前依然拥有广大的观众群和生命力。
剧中这样一句话———“人活三万六千天,时光一去不复返;穿到身上才是衣,吃到嘴里才是饭”,同样表达出创作者的艺术理念。在底层人民的粗糙生活中,比在巧妙矫情的谎言中有更多的美,更多苦涩中的崇高。“二人转”的形式非常适合表现民间生活,发掘平凡人身边的朴实真理。
声音
一个丑角的时代
很多人说,一个赵本山救活了整个东三省的二人转。可除了赵本山,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程喜发、谷柏林、李青山等老艺人?还记得“南有黄佐临,北有焦菊隐”?
这是一个丑角的时代。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充满乡土气息的二人转为紧张烦劳的都市人提供了一个肆无忌惮释放情感的通道,一个发泄情绪的空间。二人转火了,因为它的“大喜大悲,大哭大闹,大起大落,大俗大雅”,但更多不为人知的民间艺术如何在通俗流行文化找到活路,才是更需要关心的话题。(记者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