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大熊猫"华美"特写:"孩子,你终于回家了"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13日18:28 广州日报大洋网

  初春的卧龙,四周山峰郁郁葱葱的树木上还挂着点点白雪。13日下午15时35分,当载着“华美”的车队驶近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时,平日里幽静得常听见鸟叫声的卧龙沟顿时沸腾起来。从早上就自动棸集在这里等候“华美”归来的人们发出了阵阵欢呼。正在铁笼中假寐的“华美”被人们的欢呼声惊醒,她挪了挪身体,用惊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陌生的环境。熊猫专家魏荣平走近铁笼,轻轻对“华美”说:“孩子,你终于回家了。”随即拿出手机给正在外地出差的熊猫专家张贵权报喜讯:“‘华美’平安到家了,长大了,更漂亮了
。”魏荣平和张贵权都曾数次到过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从“华美”出生开始,就在关注和指导她的成长。已经4岁半的“华美”出生于1999年8月21日,是第一只在美国出生成活的大熊猫,也是国外出生回国的第一只大熊猫。她的父母“石石”和“白云”于1996年从中国四川省的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来到位于加州的圣地亚哥动物园。根据这项为期12年的大熊猫饲养、繁殖科研合作协议,租借熊猫所产的幼崽必须在长到3岁时归还中国。但去年的非典疫情以及近来恶劣的天气使“华美”的行期一再推迟。

  “华美”一到,饲养员汤洋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她,细心地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华美”在卧龙安家后,汤洋和另一位饲养员杨波将共同照顾她的生活。早上8时开始,汤洋就为“华美”清洗了100多公斤新鲜的刺竹。他将太粗太细及无叶的竹子统统剔除掉。汤洋还为“华美”准备了苹果、窝窝头、牛奶等食物。

  村民刘龙怀抱一捆新鲜的拐棍竹,焦急地站在路边。“我期待‘华美’回家后第一餐能吃上我亲手种的竹子。”刘龙原是卧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村民,去年,他与区内200多户村民一道搬迁出了保护区核心地带,定居在离保护区核心地带外5公里的耿达乡。他家原有的6亩坡耕地全部退耕了,种上了大熊猫爱吃的各种竹子。从去年开始,中国政府耗资约1.17亿元人民币,计划在两年内将生活在卧龙保护区核心地带的559户、2383位村民移民至区外。同时,村民移民后留下的1856亩土地全部退耕还竹,建成大熊猫食用竹子基地。下午15时50分,卧龙自然保护区为“华美”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红色的氢气球、彩带、灯笼把研究中心装扮得十分热闹,人们欢歌载舞,庆祝“华美”平安到家。

  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鹏彦在仪式上说:“‘石石’、‘白云’夫妻俩是作为中美友好关系的和平使者离开卧龙的,它们的女儿‘华美’是中美开展大熊猫科研合作的结晶,为全世界共同保护活化石提供了典范。‘华美’是圣地亚哥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明星,受到了当地科研人员和美国人民极大的关注和良好的照顾。作为‘华美’故乡的亲人,对此我们深表谢意。在卧龙,她会受到无微不至的照料。”

  王鹏彦说,卧龙是“华美”的故乡,这里是大熊猫的乐园,除了她的父亲外,还生活着她的200多位亲友,相信“华美”会很快爱上这里的。

  建于1963年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部,离成都约130公里,面积达20万公顷,以“大熊猫之乡”、“野生动植物乐园”而闻名海内外,是中国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区内拥有野生大熊猫140只左右。同时,保护区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饲养种群,现有圈养大熊猫70多只。

  近40年来,卧龙保护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严禁在核心区内砍伐,农民生活用柴只能在实验区划定的薪炭林中,按指定的地块和采伐指标砍伐。在保护好森林的同时,卧龙保护区积极实施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工程,共营造了1000公顷人工林,使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由1975年的45%上升到目前的80%以上,区内独特的高山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记者冯昌勇)(来源:新华网)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