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沈沣)《第二性元素———女人的电影盒子》在业内掀起电影图书的又一轮冲击波。以文学化的写作、社会化的思考讨论电影,女作家萧耳的新书为流行的电影阅读提供了新形式的范本。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在推出该书的同时,用“有灵魂”一词来评价本书的价值。书的作者,浙江青年女作家萧耳不仅是资深电影发烧友,还在全国多家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万字,2004年新出版长篇小说《继续向左》,两本书此前同时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面市。
《第二性元素》顾名思义,第二性,即引用于著名女权作家西蒙·波娃的《第二性:女人》,而元素,令人想起电影《第五元素》。据作者萧耳说,她是个坚定的女性主义者,这部书对她来说,是用电影的导入方式,诠释了她个人对于女性生存现状和深度关怀的全部理解。作为女性她是敏感的,通透的,每看一部电影,只要有女性角色,她都能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对电影进行一次女性角度的新解读,她说,女性在现实中所有的生存困境,都源于她们的“第二性”位置,而这样的最深处的困境,并不是一两个世纪可以改变的。此前,在文学期刊《百花洲》上,萧耳发表的2万多字的电影笔记《蔷薇蔷薇处处开》,就引起了广泛注意。
不同于淘碟手册或电影指南类,《女人的电影盒子》一书并不以资料性的介绍为主,而是以文学的手法借助电影,展现现代社会女性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