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见习记者 南南)在《林海雪原》亮相南京的第一天,本报就联系上小说《林海雪原》创作者曲波的夫人,报道的《爸爸在世,肯定会气得跳起来》消息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昨日,南京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军情中心主任卢克旺教授特意赶到报社,他对电视剧版的杨子荣提出了诸多质疑。
杨子荣参军前结过婚
卢克旺从上世纪60年代起开始研究杨子荣,较长时间的系统研究共进行了6次。根据军队的侦察战例、内部资料和生前战友的回忆录,卢克旺发现,杨子荣原名杨宗贵,出生于山东牟平县隅岬河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姊妹四个,他排行第二。由于家境困苦,杨子荣13岁随父母闯关东,在丹东一带靠父亲做泥瓦匠糊口,不久其父积劳成疾病故他乡,母亲和两个妹妹返回老家,他只身留在东北谋生,先后在鸭绿江上当船工,在鞍山、辽阳一带当矿工,受尽了日本人和资本家的欺压,饱尝了辛酸。
1943年春,杨子荣为保护工友的合法利益,与日本的包工头发生冲撞,因无法做活便返回山东老家。日本投降前夕,家乡解放,杨子荣参加了民兵,积极参与抗日活动,当年与邻村如有沟的姑娘徐万亮结了婚。1945年9月,28岁的杨子荣积极报名参加了胶东军区海军支队,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过山东老家,一直到他牺牲,夫妻俩都没有再见过面。卢克旺教授告诉记者,电视剧版杨子荣的所谓情人槐花,在历史中根本就不存在。
杨子荣入伍当过炊事兵
曲波夫人刘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除了对杨子荣的情人表示不可理解外,对杨子荣做过伙夫的经历也认为是“瞎编”。昨日,卢教授带着厚厚的一叠材料向记者力证,杨子荣做过伙夫。卢教授说,杨子荣参军后就在部队当炊事兵,杨子荣在多次剿匪战斗中,经常通过送饭参与到抢救伤员和战斗中去,也通过送饭获得了不少机密情报,并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由于表现积极,工作出色,调任了战斗班班长。
电视版杨子荣带“洋味”
卢教授告诉记者,根据他的战友刘崇礼回忆,杨子荣13岁开始闯关东,做过多种苦工,且广泛接触下层社会,因此对东北的风土人情、行帮黑话有所了解,非常健谈、活泼开朗……卢教授说,当年电影《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将这个多面的战斗英雄演得非常到位。而电视剧中的“杨子荣”虽然外形及打扮都非常接近电影版,但感觉上演得有点生僻,肢体语言甚至带了点“洋味”,黑话说得一点也不到位,“难怪电视剧中关于杨子荣的特写镜头安排得特别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