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把成都城串成一本“史书”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2月19日03:55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徐百柯

  不知道成都人熊季能不能成为又一个潘鸿忠。1989年5月11日,广东顺德县冲鹤乡农民潘鸿忠到乐山大佛旅游,拍下了一张凌云、乌尤两山的全景照。回家乡后,他突然发现照片上的山形宛如“健男仰卧”,于是撰写了《乐山巨佛发现记》。此文发表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始料未及的反响,轰动一时。从此,乐山“巨型睡佛”成了和乐山大佛同样蜚声世界的景
观。

  2004年新春伊始,在四川省“两会”召开期间,“老成都”熊季向媒体公布了他的一份“民间提案”。和潘鸿忠发现古老的乐山大佛的“新看法”一样,他提出了千年古城成都的“新玩法”。

  熊季提出,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发展轨迹,均能在今日的成都找到最为贴切的“落点”。因此他建议,在成都市的旅游规划中,应当珍惜现有的古迹,以历史坐标来串连成都各朝代的历史景点,形成新的“访古体验线路”。

  中国的大城市中,能够一一标出历代发展轨迹的具体地点,从而形成一本“史书”的,似乎并不多见。而成都恰恰能够做到这一点。只不过,那些刻画着成都历代轨迹的景点一一散落在市区内,至今还没有被专门串连起来。

  熊季眼中的“成都史书”是这样的:

  张仪楼,即后来的“少城”,代表春秋战国时期,其具体地点在今人民公园一带;

  文翁路、石室中学一带,代表秦汉时期;琴台路,代表汉代时期;武侯祠,代表三国时期;

  永陵,即民间所谓的“王建墓”,代表五代时期;

  杜甫草堂、浣花溪、百花潭一带,代表唐宋时期;

  十陵镇一带,以明蜀王陵为标志,代表明代时期;

  宽窄巷子,代表明清时期;春熙路,代表民国时期;

  人民北路、人民南路,代表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时段。

  老杜曾有“花重锦官城”之句,如今,这些历史的遗迹岂非也正如俊俏的芙蓉一般,点缀在成都这座城市的枝头。珍惜它们吧,这便是熊季———一个普通成都人的声音。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