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电视剧《国宝》的热播,使藏于故宫的珍贵文物再度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对于这些曾经历经战乱和世事变迁的瑰宝,和平年代的故宫人是如何呵护的?日前,该剧顾问、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聂崇正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
三大部门掌管宝库
聂崇正是著名的书画研究专家,1965年从中央美院毕业后就在故宫工作至今。据他介绍,目前紫禁城里的百万件文物主要由三大部门即古书画部、古器物部以及宫廷部掌管保存。古书画部藏有历代绘画作品近五万件,近千件系国家一级文物,其中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和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堪称“镇宫之宝”。在古器物部收藏着六十余万件青铜器、瓷器、漆器、珐琅、玉器、金银器等古代器物。此外,故宫里有很大一部分文物是明清宫廷遗物,其中包括仪仗等典章文物和皇室生活文物两部分,这些重要的实物资料由宫廷部保管。
保管展出无比严格
在《国宝》中,观众看到了第一代故宫人将浩若烟海的藏品转移到大后方的艰难;而在今天,故宫人又是如何保管、陈列以及外出展览文物的?聂先生告诉记者,同六十年前相比,文物密封手段大致相似,不过从前是用棉絮塞垫,而现在所用材料多为泡沫塑料。1998年,国家修建了两万平方米的地下文物库,分门别类地存放着60万件文物,使内部温度保持在14到18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8%左右。它所使用的红外安全监测系统是目前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大门和各小间的防护门由20厘米全钢铸造,并设有密码锁。为了防止监守自盗,规定下班时库房人员把钥匙交至钥匙房,一旦交晚了或忘记了,库房马上就被换锁。
当文物需要拿出陈列或外出展览的时候,必须依照严格的程序一丝不苟地进行。以正在法国展出的康熙时代文物为例,工作人员在确定展览内容后先挑选相应文物,列出清单,然后由库房提出,为了让展品更鲜亮,他们会给文物打蜡、去尘,甚至重新装裱,随后编写文物图录,拍摄细部特征,确定文物当前的“伤况”,当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就得制作专门的木箱,装箱空运。待展览结束,所有文物要仔细盘查,重新记录“伤况”,清点后回到库房原来的位置。对此聂先生感慨道:“这种安全保护的意识已经植根在每一个故宫人心中了,即使在‘文革’那么乱的时期,也没有一个人放松,这种敬业精神和第一代故宫人一脉相承。”
国宝何以难得“见光”
参观者在故宫所见到的文物多是相对常规的文物,一级文物亮相次数较少,而国宝级文物更是难得一见。既然故宫是国内馆藏最丰富的博物馆,为何不能像法国卢浮宫那样常年展出《蒙娜丽莎》等稀世珍宝呢?
聂先生说,故宫文物全貌之所以不得显露,与其建筑结构、功能有很大关系。故宫原是古代皇帝的居所,不曾想到会成为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规划时自然没有考虑参观的便利;卢浮宫则不同,它最初就是按照画廊和陈列室的模式建造的。由于故宫本身即是一件巨大的文物,它既要承载展览藏品的责任,又要进行自我保护,确实很难两全其美。而且古代书画是手卷形式,质地比较脆,搬动次数越多,损伤也越大,像清代皇帝遗诏等宫廷文物都已非常残破,不适合经常展出,一些国宝级的文物更是3至5年间才能打开一次。为了让人们领略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故宫也定期调整展示内容,将地下库的文物与地面展室的文物进行轮换。尤其是字画和丝织品类的文物,出于防腐目的,也要定期拿出来“见光”。晨报记者田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