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生日宴会》中,一张桌子上演出了一个家族背后丰富的情感冲突和人性弱点
德国当代戏剧《生日宴会》首演曼弗雷德·拜尔哈茨中国首次举办讲座
本报讯(记者天蓝)虽然布景道具极为简单,观众又不懂德语对白,但独特的戏剧结构以及演员自然流畅的表演,使得2个小时的演出感觉转眼即逝。前天晚上,德国黑森州剧院的《生日宴会》在北京天桥剧场进行了首场演出。导演安德拉斯·冯·史驾驭剧本的能力非常强,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对戏剧节奏的处理很在行,虽然语言不通,观众要不停地观看大屏幕上的中文翻译才能听懂台词,但大量的暗场和停顿等戏剧手法将剧情表现得恰到好处。虽然该剧是在大剧场演出,但演员并没有用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吸引观众,而是通过台词向观众讲述故事。全部情节几乎都围绕了一张餐桌展开,这样的舞台样式似乎和中国戏曲中的一桌二椅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日宴会》创作于2002年,因此,对于观众来说,看演出的同时也是与德国当代戏剧的对话。当晚的演出受到了众多戏剧专家以及戏剧爱好者的关注。而于昨日在人艺实验剧场举办的“欧洲当代戏剧发展”的专题演讲也颇为吸引人。演讲者是此次中德交流活动的领队———国际戏剧协会的主席曼弗雷德·拜尔哈茨先生,据称,这也是如此高级别的国际戏剧人士首次在中国举办讲座。拜尔哈茨的讲座涉及了欧洲当代戏剧发展的状况、国际剧院和国际艺术节的情况以及国外剧院的艺术生产等方面的内容。拜尔哈茨先生昨晚还应北京人艺之邀观看了任鸣执导的《油漆未干》,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观摩交流对中国戏剧有更多的了解。(来源:新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