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文娱坐家20040512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5月12日12:26 京华时报

  作者: 来源:虚心态度 徐 昕去洛阳

  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去一趟洛阳,每一次去,都会碰上一点不大不小的麻烦。

  那年五月,正好赶上洛阳的牡丹节,全国各地的游客像潮水一般涌向那里。当时我也带着30多名外国客人,去赶赴这场国花的盛会。偏偏旅行社的票务出现了问题,客人们的“
跳水夺金诺基亚赠票 南加大全球EMBA开学
三星电子再助2004WCG E歌时代来临了!
软卧”火车票被临时换成了“硬卧”,更要命的是,整个团被分在了八节不同的车厢里。我满头大汗地将他们一个个送上车厢找到铺位,开车的铃声正好响起。

  那天晚上我一夜没睡,在八节车厢里来来回回地穿梭了好几趟,耐心地跟客人做赔礼解释的工作。夜已经很深了,老外们却不肯在敞开式的车厢里就寝,我只好苦苦作陪。直到后半夜,客人们实在撑不住了,全都趴倒在小桌上睡着了。列车上的乘务员小姐对我甚是同情,便邀我去餐车喝啤酒。坐在餐车里,与洛阳的列车员聊了一个通宵,直到窗外的天空渐渐发白。

  到洛阳的时候天空正下着瓢泼大雨,我又冷又困,和地陪办完交接手续,就立马回宾馆呼呼大睡起来。一直睡到下午,匆匆起床赶晚班的火车返回北京。那一次,千里迢迢奔赴洛阳,却连那座城市的模样都没来得及看上几眼。

  今年去洛阳的时候也是牡丹节,当地最好的牡丹城宾馆所有房间全部爆满,我只分到了一间工作人员的休息室。那间小屋子没有电灯电视,连窗户也没有,晚上门一关,真正地伸手不见五指。更糟糕的是没有浴室。从北京出发的时候气温已是26度了,经过长途旅行后浑身上下都黏乎乎的。想起了在火车上认识的另一位导游,便去宾馆前台打听他的下落,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第二天早晨在旋转餐厅吃早餐时正好碰见那人,才知道前一天晚上他也找了我半天,因为他住的也是工作间,还打算来我的房间洗澡呢。

  牡丹城的楼下,就是洛阳著名的牡丹广场。广场非常大,因为牡丹节的缘故,半夜十二点这里依旧热闹非凡,很多市民在广场上载歌载舞。走在陌生人群中,渐渐忘记了疲惫,想,这真是一座非常有趣的城市。域外杂记柳桦响 指

  响指,俗称打榧子,我的左手打得比右手好,更脆更响,可惜没机会表现。我在苏丹,只用右手打榧子。

  说来玄妙,弹响指打榧子,竟然是我融入苏丹社会的法宝。就像是神话中那样,弹了一下响指,宝藏的大门缓缓而开,从此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

  在来苏丹之前,看过很多介绍风土人情的资料,可是没有人提到过响指的作用,我也是在一次苏丹人的集会上发现这个秘密的。那是一次婚礼,结婚的人是我一个客户表了三千里的表亲,客户带我去见识见识,结果转眼间他就消失在一群同样穿着白袍,戴着白布缠头的男人中不见了。我一个人西服领带坐在椅子上,手里端着一杯可乐,说不出的别扭,感觉自己不像是来吃饭的客人,反而像是端着托盘到处送饮料的服务员———这个会场,只有我这个外国嘉宾和服务员穿着西服。

  好在婚礼邀请了一帮歌手,我借机欣赏苏丹音乐。果然很有特点,婉转高亢兼而有之,每一首歌都很长,像是一口气唱下来的,真够让那歌手荡气回肠的。当一个女歌手上台演唱的时候,下面响起了一片掌声。我仔细一看,这个歌手可是苏丹国家歌舞团的,每逢重大节日都会出现,电视里也常常能见到,到这里演出,大概也算是走穴吧,看来我这个客户的表亲还挺有实力的。正胡思乱想,就看到台下的宾客三三两两地站起身来,走到台前,把右手高举过头,向着女歌手打榧子,而那女歌手显然也很喜欢这样,也把右手举起来打着榧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大感兴趣,忍不住凑了过去,要说打榧子,咱也很熟练啊,于是也举起手来。虽说我左手的榧子打得比右手好,但是我知道,在苏丹,很多事情只能用右手做,吃饭、握手、接名片都是如此,所以本能地也选择了右手。大概由于我这个外国人的加入,周围的人也兴奋起来,很快树立起一片右手的森林,都吧嗒吧嗒地弹着响指。那声音汇集成一片,倒也好听,弹到兴起处,还要以臀部为轴心前后晃动着身体,不管是上面的歌手,还是下面弹指的人,都分外陶醉。带我来的客户也觉得很有面子,冲出人群跑到我身边来,生怕别人不知道我这个外国人是他带来的。

  那天晚上认识了好多人,有新郎家的也有新娘家的,大家都把我当做朋友,我也就不好意思再问为什么要弹响指。直到很久以后,面对另一帮朋友,我才敢问了一句。原来这弹响指就是表示拥戴,表示自己已经将他引为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叔叔婶婶。我这才明白,自己糊里糊涂弹指一挥,竟然有了一大堆苏丹亲戚。TV人生导弹熊革命的螺丝钉

  做电视的人必须善于合作,有团队精神,否则任你有三头六臂,也摆不平摄像撰稿编辑特技字幕播音等一箩筐工序,遇到大型报道和突发事件尤其如此。我们的台长开会的时候经常强调:“不要觉得主持人露脸就重要,技术人员不露脸就不重要,我们电视台这台机器上少一个螺丝都会出问题,每个人都不可替代。”他说得对,我们很快就找到了论据。

  新调来的记者河马以前是做摄像的,到我们这里以后,还是特别喜欢自己单枪匹马出去干活。遇到采访,就在现场临时抓一个人帮助拿话筒,自己一边眯着眼睛看寻像器里的构图,一边提问。同时抓两只兔子的狐狸当然很累,更要命的是我们的摄像是按照节目播出量算工分的。河马事必躬亲,做得越多,摄像损失越大。几个摄像攻守同盟,决定针对河马集体罢工以示抗议。

  河马约了一个采访,制片人要求他做一个现场。河马显然没有办法自娱自乐。那几个爷们儿小肚鸡肠,纷纷溜走。最后我只好临时友情出演,帮他拍一回。

  摄像机上本身带有一个话筒。我们需要把它取下来,连接上一根长线。我把随机话筒的固定螺丝拧下来,刚要放到口袋里去,一失手,那宝贝骨碌碌滚下路基,眼看着滚到水渠里,被激流冲走了。河马手舞足蹈,沿河追赶。要不是水急堤深,我看他下河拦截的心思都有。很快,明渠变成了暗渠,大势已去。

  没了这个小玩意儿,随机话筒就没法固定,松松垮垮低垂在机身上,就像一个人的耳朵连着一根手术线耷拉在胸前,斯文扫地。更要命的是,这种固定螺丝别处买不到,只能到原产厂去邮购。天哪,这可是一台日本产松下摄像机啊。

  河马沮丧不已———虽然直接肇事者是熊,但签名领取设备的却是河马。我告诉他回去先不要声张,让我找摄像獾想个办法。

  獾虽然是此次集体罢工的策划者,可这个人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热爱摄像机。他领着我在他的百宝箱里搜罗了半天,嘿!天可怜见的,还真有一个螺丝钉。原来是第一批设备淘汰时,獾偷偷拧下来的。河马眼看逃过了一次破财劫难,对獾感激不尽,非要请獾吃饭。獾借坡下驴,提出大家聚一聚。针对河马的罢工就在啤酒瓶的哐啷声中无形消散。

  此后河马再没有单独出去过。台长第N次说起螺丝钉理论时,大家都漠然以对,只有河马拼命点头,作深有共鸣状。动物世界 二马山大王

  小时候经常问大人一个问题,老虎和狮子到底哪个比较厉害一点?这个无聊的问题源自于童年讲述“森林之王”的童话里面。麻烦的是,故事里“森林之王”到底是谁,似乎从来没有定论,一会儿说是老虎,一会儿说是狮子。主角就是在这两位之间换来换去,写故事的叔叔阿姨好像从来不肯商量一下,给个明确答案。后来长大了一点,听到一个俗语“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更是迷糊了好一阵子,原来猴子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当上大王。这个“森林之王”的宝座就更显得扑朔迷离了。

  所以我老觉得,童话故事这种东西,实在不能多给小孩子看。我是上了高中,才从生物老师那里知道,狮子和老虎是不可能生活在一起的。比方说狮子,很早以前广泛分布在北美洲、非洲、小亚细亚、中东和印度地区,后来渐渐减少数量,现在说起狮子,就只能去非洲草原看了。是草原,不是森林,狮子是群居动物,就喜欢在视野开阔的地方生活,这点和老虎可太不一样了。老虎一般出没在山林啊大片的原始树丛里,喜欢独居,不爱拉帮结派。所以这两种动物,虽说同属猫科,生活环境差别太大,根本没有凑在一块儿比谁是森林之王的机会。只有动物园这种地方,才有所谓的“狮虎山”,节约地皮。

  梁绍壬在《秋雨庵笔记》里写道:“俗传猫为虎舅,言虎事事肖猫。”清朝人黄汉又补充说:“虎而独不能上树与夫转颈视物。虎乃以是咎猫,猫曰:‘尔工噬同类,我能无畏?留斯二者,正为自全地耳。若尽以传尔,他日,其能免于尔口哉!’”童话故事越编越悬乎,总之是为老虎和猫形态之外的最大区别寻找传说依据。我就想问问古人,如何解释另一种猫科动物———豹子卓越的爬树技能呢?不是故意抬杠啊,说实话,我还真想老虎是猫咪的外甥呢,这样一来,猫咪们不就成了真正的山大王了吗?哪天我兴致高了,想去大山里探探老虎的踪迹,只要牵上我家那只大肥猫,那厮既能“上树”,又会“转颈视物”,还怕老虎追着咬我不成?正在白话郑平永远没多远

  村里的人说一个人没了,一般是说这个人死了。花子没了,但是花子不是死了,是真的没了,用现在话说叫人间蒸发。

  花子比我大一岁,上学之前他带着我玩,上学之后成了我帮他,他不是不努力,是笨。13减8,他怎么也不明白个位数的3怎么能减掉8,我在放学路上给他摆竖式,后来捡了一把小石子比画,告诉他什么叫从十位数借数。

  花子是笨,却不傻,从那以后他的书包里总是装着一大把小石子,加减法用石头子算,比我们摆算式还准。后来数越来越大,石头子终于不够用了,花子就只好抄我的作业了。我们是好朋友,我没有理由不让他抄,并且是无偿的,其他孩子要抄我的作业是要代价的,从家里给我带米花糖或者芝麻糖,一块米花糖抄一道题,一块芝麻糖可以抄两道。于是,我的书包里总是鼓鼓囊囊的,我分给花子许多。花子也仗义,从不白吃我的东西,总是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问我:说吧,今天要我收拾谁。那时候花子个儿高力大,三年级的孩子都被他打哭过。因为跟他要好,没有人敢欺负我,后来让他打的人,多半仅仅是不喜欢,或者看不惯,就让花子去修理一顿。长大后想起这些事,觉得花子或多或少地助长了我身上的某些霸道习气。

  这是一年级的事,上二年级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就把我接到他们工作的镇子里去念书了。第一次回老家,我给花子带了一支中华牌的六棱铅笔和一块擦字用的橡皮。花子拿到铅笔的时候眼睛直发亮,老家的孩子们没见过这样的铅笔。这是我记忆中最早一次给人送礼物。我考上大学的时候,花子不出意料地没有考中,他在家连着三天不吃不喝,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爹妈怕把孩子憋坏了,就托人捎信过来,说让花子来城里找我玩两天。花子见到我,有说有笑的,说早就知道考不上,难过是做给爹妈看的,自己脸色不做难看点,爹妈脸色就该难看了。不吃饭也是假的,自己偷偷吃了不少干红薯,也还行,就是屁多,在屋里熏得自己都受不了。我们俩笑成一团。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花子。前年回老家探亲,听说花子没了。花子妈说,花子爹死的那年秋天,地里庄稼收完之后,花子就走了,奔广东去了。一年后却从南京寄了五千块钱回来,再过半年,又寄了一万,什么话都没有,只有钱。这是花子留下的最后消息,七年了。

  我很难过,劝花子妈:婶,花子一定在外面混得不错,要真有什么祸事,人家不早查到老家来了?花子妈听着就上了火:他还不如死了,现在人家清明烧纸,我都不知道该不该给他烧。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