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升
“北京不为曹雪芹做些事情,实在是大大的失策。”5月18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曹雪芹与人文奥运”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这样表示。
座谈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心情激动,纷纷为北京奥运出谋划策。他们认为,北京应提
升文化品位,北京最有理由成为、也最应该成为“文化帝都”。这是对奥运的最好贡献。
张庆善说:“曹雪芹在北京生活多年,《红楼梦》又是在北京写就的。中国人对莎士比亚的了解远远超出外国人对曹雪芹的了解,外国人对曹雪芹的了解是肤浅的,主要问题是我们宣传得不够。《红楼梦》和长城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是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红楼梦》与长城一样重要!”
北京如何办好人文奥运是这次座谈会的中心议题。到会的专家学者就曹雪芹与人文奥运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认为要办人文奥运不是简单地修复一些历史遗迹就能体现的,而是要在大众中营造尊重文化、复兴文明的氛围,充分利用北京近千年深厚文化积淀的优势,使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国古文明的光芒。“我们应该创造文化巨人!”有专家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应该充分利用曹雪芹的‘品牌’,塑造这个‘品牌’,完善这个‘品牌’。文化巨人不仅是历史遗留的,也是现代人在内心培养出来的。”
还有专家说:“英国有福尔摩斯纪念馆,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一百多年的时间,被打磨成一个有如真人般的历史巨人。而曹雪芹,一个真正的文化隐士,中国人心灵的表达者,这个东方帝国最好的小说的作者,却没有被世界充分认识,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很大遗憾。”
红学研究家丁维中说:中国是人文大国,北京是人文名城。世界上没有几个城市有北京那么多的人文资源,曹雪芹的祖籍南京也没有北京的文史资源丰富。北京有太大的空间来打造人文帝都、古迹之城和美丽神秘的传说之邦。但北京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人文资源,像俄罗斯“利用”托尔斯泰故居、法国利用雨果故居、英国利用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故居那样,使它们成为一个城市中最亮和最美丽的地方,而不是成为谁也想不起来、谁也说不清楚、蜷缩在一个角落里的末等旅游点。
如何打造和创造文化巨人?有专家呼吁,应当引入经济手段,并从与现代生活结合来入手,比如开辟曹雪芹文化旅游专线。这条文化之线,能把北京散乱的明清遗迹全都串起来,让本来价值不大的景点在曹雪芹的大旗下形成重点。这比专家讲100次课都好得多,非常有利于提升北京百姓的人文感觉。因为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文化巨匠意识大不如欧美各国———莎士比亚和狄更斯在英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在中国,曹雪芹并不是每个引车卖浆者都晓得的……大众有时是非自觉的,你开辟了专线,你宣扬了,他们就记住了,重视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到曹雪芹对中国人的重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教授周思源就这一点发言道:“影视作品是提升人文意识的好手段。可是当前有的古装影视作品人格失落,奴性弥漫,趣味低级,有很不好的倾向,不仅于塑造文化巨人无益,还会使对中国文化不了解的人产生一种厌恶感。而一些传记式的影视作品也没能很好地传播和普及中国文化精神,比如传播和普及曹雪芹。”
著名红学家李希凡在发言中回顾了周恩来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对红学事业的关注,他认为纪念馆的建设是一个大的文化项目,而不单是旅游项目,他对一些文化场所不适宜的商业运作表示了忧虑。他指出,文化建设不要商业气太重,商业气太重不符合曹雪芹精神。
许多专家认为,严格考古的学术态度和人文氛围的熏染是两回事。在北京渲染一种古意浓厚的人文情调,让外国人切身感受到北京高楼大厦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并不需要小心求证。比如关于中国这个大文人曹雪芹的口头传说,有的并不需要印证,流传在人民口头的传说,照样珍贵,可以认为是宝贵的人文遗产。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还就胡德平的新作《说不尽的红楼梦———曹雪芹在香山》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该作品是胡德平20多年来业余研究《红楼梦》成果的结集。李希凡说:该书考证精细,各环节衔接紧凑有序。陆建华等专家认为,这本书是对已考证的内容的又一次提炼。对曹雪芹在香山一带的活动描述得比较清晰,对北京的有关曹雪芹的口头传说有一个好的总结。
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北京城建加速现代化的时候,在古代离北京越来越远的时候,人文学者该认真做点事了。现代文学馆的文学博士傅光明说,没有悲天悯人情怀的作家,不能成为一个大作家,现在到了推出一个中国的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大作家的时候了。把伟大文豪曹雪芹在当代中国的背景下重新“塑造”,必将使世人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新的认识。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红学研究所、中国光彩促进会办公室、同道新文联合图书发行公司、曹雪芹纪念馆联合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