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装嫩也是一种病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6月16日05:07 北京娱乐信报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成年人,他们在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事中充满着“稚气”,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子的世界。但这种心态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沉溺于自己的幻想,拒绝长大。这种心理的极端形式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被定性为一种心理疾病。为此记者走访了北京同仁医院心理科赵燕大夫。

  生活中的“彼得·潘”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中国政法大学直读研
突破渴望, 赢取手机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有一位30多岁的男士每天下班后沉迷在电子游戏中,平时工作中也总是玩玩闹闹的,许多同事都说他像个“大小孩”,总是得哄着他。他在工作上没有一点进取心,不顺心的时候就乱发脾气,让人无法忍受。

  赵大夫解释说这类人给人总体感觉是心理年龄比实际年龄小得多,他的外表、姿势、举止都比较幼稚,动作让人感觉比较做作,好像很天真的样子。因为病人把自己的定位是比较小的,而且不愿意以一个成人的标准去看待自己。他感兴趣的大部分都是同学聚会、朋友生日、一起出去玩儿等等,但是对个人将来的前途、婚姻设想得很少,话题都是在玩乐、交朋友以及互相斗气儿等一些小的矛盾上,很少谈及自己对将来的一些规划,他没有长远的打算,只在意眼前的玩乐。通常病人的岁数都已经二十五六岁了,甚至三四十岁的人都有,所以主要体现在外表和内心的一些信念、想法、价值观方面比同龄的人要差很多。

  “彼得·潘”与家庭教育有关

  “彼得·潘综合征”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教育有很大关系。赵燕大夫说,好多父母觉得孩子心理有问题来咨询。孩子都20多岁了,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只是要求父母为他做这做那,如果一旦没有给他做好,就大发雷霆,觉得家长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自己则对父母漠不关心,没有意识去照顾父母。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非常依赖别人,习惯于让别人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希望别人能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同时又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而又自恋。他们潜意识当中拒绝成长,因为长大后要肩负很多责任,不敢去面对,所以就拒绝成长,退守到很小的年龄,认为那样很安全,别人可以照顾自己,出了问题别人也不会过分地追究,这是一种不敢承担责任的表现。

  面对现实,走出“永无乡”

  赵大夫说,这类人本身想要自由,觉得周围的人不信任他,但是他自己幼稚的做法无法让人放心,所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建立责任感。而且要使他面对现实,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逐渐地从意识上督促他成长起来,对自己负责任,更好地去适应社会,这样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自由。

  王晓鸥

  名词解释

  彼得·潘:彼得·潘诞生于苏格兰作家詹姆斯·巴里笔下,后来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他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彼得·潘生活在梦幻般的“永无乡里”,永远也不想长大,但这毕竟只能出现在童话中,不能为现实所接受。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雅典奥运圣火全球传递
美国前总统里根病逝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