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从简帛古书重建中国自信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6月18日11:24 新京报

  书评人潜夫

  近几十年来简帛的不断发现,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郭店、上博两批竹简的面世,使简帛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领域,产生了一大批研究论著,其中不乏综论性的专著,如马今洪的《简帛发现与研究》、李均明的《古代简牍》。这些专著多着重于对简帛资料做知识性介绍,对于其学术意义缺乏整体把握,因此学术界急需一部从“学术史”角度对简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高薪聘请·销售精英!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帛发现与研究进行系统整理、通盘认识的著作,李零新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的出版的确起到了“填补空白”的作用。

  作者的独到之处在于从“学术源流”入手来清理“简帛古书”,然后运用获得的新知识重新审视传世文献,整合“地上、地下二重证据”,以达到“重写学术史”的目的。

  二十世纪中国的“新学问”,一言以蔽之,即是利用“新材料”,采取“新方法”,研究“新问题”。其中“新问题”

  是带动全局的关键,“罗王”、“二陈”的“新史学”与传统考据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以“问题”而不是以“材料”

  为中心。作者对这一点有深刻的体认,因此他并不满足于材料的简单罗列,而是带着问题看材料,尽量发掘每一种材料的学术价值和研究前景。因此,本书虽然也是以材料介绍为主体,却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枯燥乏味和繁冗琐碎,闪烁着创造的生机。

  此书同时还是对本学科研究史的关注和反思。“重写学术史”不仅是对古代资料的重新审视,也是对本学科发展历程的回顾和重估,而后者往往被国内学术界忽视。作者从一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导言”中提出学术史犹如“GPS”的说法。在具体论述每一个问题时,作者首先要回顾以往的研究,指出其成就与不足以及我们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很多章节(例如第五讲第三节“竹简帛书的释读和考证”)都发前人所未发,读来令人深思。

  其具体观点容有可商之处,但其批判精神在今日学术界却难能可贵。

  李零曾说过对王国维“学问不分古今中外”一语最为服膺,对现行学科分类的种种弊端也颇多质疑。对“古今中外”关系的探讨始终贯穿于作者以往的学术研究中,体现了他立足于现实世界对人类历史所作的深层思考。正是带着这种关怀,作者才对简帛古书具有的“颠覆性”意义给予高度重视,认为他的研究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用以解构层累的意识形态,戳穿很多‘倒写的历史’”,而其更为深远的意义则在于“返本溯源”,“恢复‘古今中外’的平等对话”,“重建有中国自信的世界眼光”。作者对自身立场的高度自觉提醒我们:任何对历史的“改写”都是从我们脚下的土地出发。“重写学术史”不仅是重新认识古人,也是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我国部分省市供电告急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