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电视热了古玩业(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09日11:54 三联生活周刊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北京电视台接连播出的两部电视剧《五月槐花香》和《人生几度秋凉》不约而同选择了古玩题材,《人生几度秋凉》的导演陈燕民告诉记者:“这完全是个巧合。”但同时他也带着几分得意说:“我们这两部戏的文物顾问都是马未都先生,他告诉我说,潘家园古玩市场的人都说,这生意没法做了,这戏把古玩行搅热了,老板们买了DVD对着顾客放,价格都抬得没赚头了。”这个热还表现在连剧中的演员都是玩家,张铁林是国内收藏手札的头牌,李立群对瓷器和香炉很有研究,陈燕民自己收藏各种小提琴。陈燕民说,演艺圈现在收藏成了最大热门。

  职业鉴宝人

  与之对应的是中央电视台二套的一个叫《鉴宝》的节目,在正式开播十个月后,这个看似小众的节目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收视率,虽然只是在非黄金时间播出,它在二套节目的市场份额占有上一直居前三位。《鉴宝》的总导演李建伟说:“最早这个节目是元旦、春节的特别节目,才播出两次就成了二套的收视冠军,于是它就作为《艺术品投资》节目的周末版固定下来。在电视的推动下,继北宋、乾隆和民国的三次收藏热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收藏热已经开始。”故宫博物院的陶瓷专家杨静荣是《鉴宝》节目的特约专家,他证实了这种说法:“可以说现在进入了第四次收藏热。”杨静荣自己的经历就是电视改写的,他原本只是养在深闺的专家,自从在电视上给别人的藏品估价后,他已经成了明星。“出差时经常被拦住替别人鉴定宝贝,办公室电话打爆了,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查出来的。吓得只有让别人代接电话,转告他们说,熟人一律打手机,不认识的人就说我出国了。”更有甚者,古玩市场里有人冒充他给别人估价,举着牌子,上面写着“鉴定一级品要多少钱,二级品要多少钱”,生意还颇为红火。

  李建伟对《鉴宝》突如其来的火爆也感觉措手不及:“保守地估计,我们从开播到现在,至少接到过15万封信,有4个人专门处理信件。这些信95%是请求鉴宝的,一封信大多是有几件文物照片,这样算下来,就有三四十万张照片。我们有专人按珠宝、书画、金银器、木器等类别分解这些物品,每次《鉴宝》节目中选择五件。同时每天的常规节目中有一个‘藏品初识’,一天公布10件藏品的价值,另外还有个主持人回答的栏目,也会分析一些藏品。”在节目中能谈到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所以7月份他们在北京将举行一次大型鉴宝会,从来信中选取了1000个收藏者,由20名专家免费作鉴定。“几乎没有人说不来的,而且好多人还要带朋友来,我们只好先请北京周边的观众。”李建伟分析起节目的火爆原因时说,“全国收藏家协会在册的会员就有7000万人,他们都是民间收藏者,大量藏品需要专家鉴定,市场是巨大的。但专家全部集中在文博系统,其中大部分人还在北京。”陈燕民为了写剧本,读了大量的文物书籍,他现在经常接到朋友的电话,邀请他去“帮忙看看东西”,“我是非专业的,能看出什么呀”。从另一方面也说明鉴定专家的缺乏。

  《鉴宝》节目现在有140多名固定专家,在全国几千名专家中已经是不小的比例,但这个栏目从问世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一种意见是文物不是几分钟能看出价格的,群众打分的环节更是电视特有的游戏化。中华世纪坛的文物研究员刘建业就持这种观点:“专家对市场价格并不了解,他们只能辨别东西的真假,真正了解的是拍卖公司的人,但电视需要专家的权威性,这对于做学问来说是不严肃的。”杨静荣承认自己上电视受到了一些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同行,主要是一些老专家:“业内对这个节目一直有不同声音,有专家提出要取缔它。其实早在1992年就有专家写信给中央,要求取缔刚出现的拍卖行。以前文物市场封闭我们是不懂价格,但后来故宫展品出国要填保险金额,每件藏品都要估价,这些估价都是有严格标准的,慢慢也就知道了。”事实上,民间收藏者是非常需要专业人员的指点,李建伟举例说,有一个吉林观众,花了7000元买了一个紫砂笔筒,这对于他是笔很大的数字,一直坐立不安,在家里怎么藏都不放心。当他拿到《鉴宝》节目后,专家告诉他,这东西是假的,只值200元,他反而很高兴,说自己终于能睡着觉了,只要搞明白了价值就行。

  《鉴宝》与投资

  文物的价格是见仁见智的,即使是“古玩虫”也不能一口估准。《人生几度秋凉》最得意的是有五件道具是真品,是民间收藏家王京斌提供的,剧组宣传时号称三件就总值1亿元,最珍贵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就值3000万元。陈燕民说,为了拍这几件东西,王京斌一直在剧组守着,除了演员需要不让任何人碰到。杨静荣就对这个价格不以为然:“鸡缸杯最贵拍到过2000万元,所以总值一亿是不可能的,只是一种炒作。”这种价格分歧在《鉴宝》中也出现过,一位收藏者坚持自己的汝窑玉壶春瓶价值上千万,原因是曾经有过汝窑瓶拍到100多万美元的纪录,但专家认为它只值100多万元。李建伟说,绝大部分观众对鉴定结果还是服气的,因为现场同时有五位专家,而且是在录制前已经多次鉴定过。有意思的是,《鉴宝》有时会请到名人展示自己的收藏,杨静荣说:“如果名人的东西本来值1万,我们会估到1.2万,也不是为了照顾名人的面子。王世襄收藏的一张桌子卖到20多万元,在古玩市场我见到一模一样的,2000元都卖不动,名人给藏品带来附加值是很正常的。”

  至于是电视热了古玩业,还是电视只是顺应了古玩热,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包括《鉴宝》的那些观众,真正以古玩为爱好的只是少数,因为收藏有只会升值不会贬值的说法。陈燕民在《古玩虫》里讲的故事就让不少人动了心思:李成儒饰演的古玩虫在偏僻的小村庄用极低的价格淘换到一对价值连城的珍贵瓷瓶,这次投资的收益在10000%以上,这些电视剧对古玩业的再繁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曾有不少人想请杨静荣写古玩题材的剧本,他都拒绝了:“每个电视剧都写成功的投资,其实绝大多数古玩商是失败的,我要是写就写失败的案例。我参与《鉴宝》节目也是想向老百姓传授收藏知识,让他们不要盲目收藏。”他举了最简单的例子,人们都以为赝品是不值得投资的,真品一定值钱,这就是误区。五铢钱是真品,但它现在也就值一毛钱。某次拍卖会上,石涛的作品被发现是张大千仿的,但最后这张伪作比石涛的真迹拍得还高。

  历史上的前三次收藏热都和经济繁荣有关系,比如乾隆盛世那次,还有一种说法是经济疲软时,房地产、股票等没有利润空间,投资者的钱只有转向收藏。杨静荣表示,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都可以解释现在的古玩热。“宏观上讲盛世收藏,现在不少人手里有闲钱,这个资金总量是一定的,因为股市期货不稳定,这钱最近就转到邮市和古玩业,这是《鉴宝》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社会走向老龄化,很多老年人喜欢这种节目。”李建伟却并不认为《鉴宝》是为老年人准备的,“我们的受众在20~60岁之间,还有三成观众是女性,很多都是一家老小一起看的。”最让杨静荣诧异的是,民间藏品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经过数次战乱和“文革”已经存量有限,“从做节目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好东西”。但正像另一些专家诟病的那样,这些被估出高价的宝贝有不少是“有价无市”的,在市场上并不一定能流通,他们认为这样的估价会使收藏者形成误解,以为可以凭一两件藏品一夜暴富,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是《鉴宝》还是古玩类电视剧,给了他们这样的期待。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微创隆胸塑造惹火胸围
3D魔幻宫之战 激情六月彩铃大奖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