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集体收房可取吗?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13日10:06 北京日报

  眼下正是北京楼市的入住高峰,业主集体收房的项目也有渐多之势。从实践中看,在集体收房过程中,由于开发商面对的往往是一个有着不同程度对立情绪的业主群体,因此往往很难顺利通过“入住大关”。由此一些人士提出质疑:集体收房这种形式究竟可取不可取?

  业主为何选择集体收房?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微创隆胸塑造惹火胸围
3D魔幻宫之战 激情六月彩铃大奖

  日前某项目一位集体收房的业主代表告诉记者:如果能顺利入住,我们也不愿走这步棋。问题是开发商的收房程序不合理,物管用房分摊超标……好多问题单个儿业主无力与开发商协商解决,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给开发商施加一定的压力……另一位没加入集体收房、已办理入住的业主则说,我按开发商要求办完入住手续,验房时才发现卫生间漏水,开发商先说一周内解决,后来又说得等一个月,我真后悔一开始没加入集体收房。近日记者还得知,本市一个将于7月底办理入住的项目,部分业主鉴于已发现的房屋质量问题和其它潜在问题,正在酝酿集体收房,策划者已向业主们发出“集体收房倡议书”;而另一个业主认为开发商不够“诚信”的楼盘,刚刚成立集体收房小组,几天内加入者就达100多户,几乎占到全体业主的一半儿……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集体收房”是买房人对开发商缺乏信任,同时作为弱势群体,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又嫌力量不足的一个特定产物,是业主们一个无奈的选择。

  集体收房可取吗?

  部分业内人士和开发商认为,集体收房行为本身说明业主的心态不够正确,是带着与开发商“对着干”的情绪而采取的行动,其本身就不利于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另外每套房子的情况各有不同,买房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业主们采取集体行动,容易在情绪上相互影响,把本来容易解决的简单问题复杂化。因此集体收房既不科学,也不可取。而另一些业内人士和律师则认为,集体收房作为一种收房形式出现并存在至今,说明就有其合理性。首先是大多数业主要解决的问题有共性。如收房流程不合理,开发商以缴纳各种不应缴纳的费用为业主收房的前提;面积误差问题;小区公共配套和共用设施不健全的问题;房屋质量问题等。这些问题靠个别业主来与开发商交涉显然非常不利。第二是大多数业主没有收房经验,请代理律师集体收房,认真审看相关文件、数据,可以有效避免单个购房人收房时,因不熟悉相关政策规定而出现的疏忽和失误造成的损失,也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第三是业主们共同出资聘请律师或房屋监理,解决共同的问题,费用成本上相对低很多。所以虽然集体收房会给组织者带来一些麻烦,操作上也有一定难度,但仍有不少购房人选择集体收房。

  集体收房 关键要理性

  本市已采用集体收房的项目不少,其中有一些集体收房的业主在与开发商就一些问题的谈判中取得成果,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利益。但也有一些业主在“集体收房”的过程中内部出现矛盾,最终流产。还有少数项目的集体收房从开始有计划的理性维权,最终演变成群情激愤的不理智行为。出现此种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如有的开发商不能积极配合、有效沟通引起业主不满;组织者采取措施不当、引导不得法;极个别人煽动大家的不满情绪极力把事情闹大等。其结果往往是双方耗时耗力,不仅问题未能解决,而且不利于安定团结,影响社区的声誉,落得两败俱伤。由此可见,集体收房能否不违背广大业主的初衷,取得好的结果,关键是要在收房过程中始终保持理性。

  多次受托作为集体收房代理律师的北京市英岛律师事务所邓泽敏律师和刘海洋律师认为,首先,无论是业主代表还是受托律师,都应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前提下来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无论是业主还是开发商,都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立足于解决问题。任何刺激性、攻击性语言对于尽快使业主入住没有任何帮助。第二,业主在采取集体收房前,最好能多咨询几个律师,客观地评估一下自己拟采取做法的可行性及把握性,不要听信包括律师在内的个别人不负责任的承诺。过高的、不切合实际的期望不利于经过协商解决问题。

  有关人士还提醒广大业主,在集体收房过程中要端正心态,尽量消除对立情绪,客观具体地分析问题。如造成房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动辄就认为开发商是恶意违约、欺诈则有些偏颇。另外要冷静、理智、善意地考量彼此的权利义务,立足于解决问题,不要轻起诉争,因小失大。有些问题是开发商的过错,但购房者也有义务合理地、善意地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这样做对双方都有好处。

  应该看到,与2001年“入住纠纷年”和前年相比,今年楼市的入住要平稳、顺利很多。原因是很多开发商开始注重诚信,楼盘的质量也明显提高;面积缩水和延期交房这两个引发入住纠纷的主要问题越来越少;开发商面对入住“大考”准备充足,一些入住出现过问题的开发商能够吸取教训,改进工作,积极主动与业主沟通,寻求相互谅解,尽量解决问题。很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本市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规范、购房合同的更加完善和开发商诚信度的不断提高,入住“关口”将会逐渐变成一个轻松愉快的房屋交接过程,“集体收房”作为一个阶段的特定产物,也将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本报记者 陈美秋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2004高考录取结果查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