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新电影》专题 >正文
太极旗在飘扬--韩国电影崛起之谜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15日11:22 新电影

  韩国电影人和观众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真正的共鸣,就像七八十年代的香港。

  金融危机促使韩国电影业做出一些转变,尤其是学习好莱坞的运作方式,只是他们学得有点太快了。

  按:《指环王3》横扫全球,在韩国却连老二也排不上——其票房仅是两部韩国本土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微创隆胸塑造惹火胸围
3D魔幻宫之战 激情六月彩铃大奖
大片《太极旗飘扬》和《实尾岛》的一半。但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事实上,从90年代末的《生死谍变》开始,韩国电影就已经表现出异军突起的势头,其后在短短的5年里,韩国当代电影工业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催生了大量充满生机的商业电影,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像金基德、朴赞郁、洪尚秀这样的作者型导演,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随着大量高品质的电影作品亮相世界影坛,当代韩国电影的影响正在越来越大、越来越广,对韩国电影工业和艺术进行探讨和研究的人越来越多,2004年5月3日的美国《新闻周刊》以一组韩国电影剧照作为封面,上面赫然写着:《东方好莱坞:为什么韩国电影能够打败好莱坞最火爆的大片?》。这个专题侧重从电影产业的角度深度剖析韩国电影崛起的原因,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是很好的借鉴。应该说,当代韩国电影的迅猛发展不仅是一种被催化的经济现象,它也是一个值得反思和参照的文化现象,这也就是我们制作这个韩国电影专题的目的所在——让更多的人了解韩国电影,让更多的人正视自己的文化。

  崛起的电影大国

  兽人、精灵和哈比人可以在中土叱咤风云,但他们显然打不过韩国本土电影中的那些美女帅哥。好莱坞超级巨片《指环王3:国王归来》去年12月在韩国上映,观众达600万人次,取代《泰坦尼克号》(1997年417万人次)成为有史以来在韩国取得最高票房的外国电影。然而这个票房成绩远远赶不上韩国本土的两部大片:《太极旗飘扬》和《实尾岛》在只有4800万人口的韩国取得了1100万观众人次的票房佳绩,前者讲的是一个家庭由于朝鲜战争而分裂的故事,其战争场面和《振救大兵瑞恩》有一拼,后者则根据一个真实事件改编——韩国军方在一个孤岛上训练一群死囚犯,目的是派他们去刺杀朝鲜的领导人。其实,美国大片不敌韩国本土影片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了,《生死谍变》、《共同警备区》等韩国大片的本土观众都超过600万人次,而《太极旗飘扬》和《实尾岛》这两部最新大片的票房首次突破了1000万人次大关。

  好莱坞已无法统治韩国电影,它至少在票房这个最重要、最直接的衡量指标上失去了优势。从1999年艰难打造《生死谍变》——评论界公认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亚洲大片,到2004年打败《指环王3》的《太极旗飘扬》和《实尾岛》,韩国电影人仅仅花了不到5年时间!现在,和好莱坞大牌明星一样,张东健、薛景求、裴勇浚等韩国影星也在亚洲各国巡回推广自己的影片,他们在亚洲的火爆程度几乎和汤姆·克鲁斯不相上下。和美国人喜欢去好莱坞观光一样,很多亚洲人去汉城寻找自己喜欢的影片的外景。

  韩国人曾经模仿好莱坞,翻拍好莱坞的电影,现在一切都颠倒过来了:好莱坞制片公司竞相购买韩国电影的翻拍版权。Hip-hop歌星兼演员奎恩·拉蒂法(Queen Latifah,《芝加哥》)的下一部影片就是重拍韩国的卖座影片《我的老婆是大佬》;麦当娜的制作公司Maverick Films正在重拍韩国的恐怖片《鬼铃》(Phone);梦工厂刚刚花200万美元买断了韩国恐怖大片《蔷花与红莲》(A Tale of Two Sisters),《我的野蛮女友》也已列入梦工厂的重拍计划;而一下子“拿来”最多的无疑是华纳兄弟公司,他们近期的计划是改编韩国的三部影片《嫁给黑手党》、《触不到的恋人》和《终极刺客》。好莱坞的资本流向韩国,韩国已渐渐取代日本成为亚洲的电影交易中心。

  韩国政府和电影界正在努力将釜山电影节打造成东方的戛纳电影节。釜山电影节已成为全球各大制片公司和韩国制片公司的重大交易会,每年都有大批电影人在这商洽版权、出口、投资、拍摄等等事宜。为了更好地参加今年秋天的釜山电影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台湾等地的电影人纷纷涌入汉城学习取经,他们非常急于探究韩国电影崛起的秘密。“对韩国电影的成功,我们真是又羡又妒,” 《卧虎藏龙》的制片人徐立功说,“电影人和观众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真正的共鸣,就像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徐立功已经大力在台湾引进韩国片,他还是全智贤主演的一部韩国浪漫喜剧片《野蛮师姐》(Windstruck,2004年6月3日首映)的合伙制片人。

  附表1:韩国十大卖座电影排行榜

  1 《太极旗飘扬》 韩国 2004年 观众1150万人次

  2 《实尾岛》 韩国 2004年 观众1110万人次

  3 《朋友》 韩国 2001年 观众820万人次

  4 《生死谍变》 韩国 1999年 观众620万人次

  5 《指环王3:国王归来》 美国/新西兰 2003年 观众600万人次

  6 《共同警备区》 韩国 2000年 观众580万人次

  7 《我的老婆是大佬》 韩国 2001年 观众570万人次

  8 《杀人回忆》 韩国 2003年 观众520万人次

  9 《家族荣誉》 韩国 2002年 观众510万人次

  10 《指环王2:双塔奇兵》 美国/新西兰 2002年 观众510万人次

  附表2:韩国年度最佳票房影片

  1999年 《生死谍变》 360亿韩元(约3000万美元)

  2000年 《共同警备区》 350亿韩元(约2900万美元)

  2001年 《朋友》 574亿韩元(约4800万美元)

  2002年 《家族荣誉》 354亿韩元(约2900万美元)

  2003年 《杀人回忆》 357亿韩元(约3000万美元)

  2004年 《实尾岛》 775亿韩元(约6500万美元,截止2004年4月5日)

  《太极旗飘扬》 781亿韩元(约6500万美元,截止2004年4月5日)

  (引自《《实尾岛》和《太极旗飘扬》创造了4600多个工作岗位》,作者朴重炫)

  崛起原因之一:让垄断财阀从电影界滚蛋

  今天韩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获成功,和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密不可分,这点一些韩国电影人至今都没有充分意识到。在金融危机前,韩国的电影业被诸如三星、现代、大宇之类的财阀垄断。电影业并非他们的核心业务,他们既不擅长也不看好电影这个行业,自然不会花大投资搞什么大制作了。因此那时的韩国电影几乎都是一些投资很小的粗糙的B级电影。这些财阀是全球空白录像带、VCR产品的主要制造商,拥有韩国国内的录像带发行权,因此他们最感兴趣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娱乐内容,并最终将它们复制到空白录像带上,摆到商店的货架上出售或在电影院、录像厅中播放。可以肯定,一个对电影产业运作规律一窍不通、对电影艺术缺乏尊重的制片公司是绝对拍不出票房和艺术双赢的影片的。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在金融危机前的90年代,好莱坞电影占据了韩国电影市场份额的80%以上。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将韩国的各大财阀拖向破产的边缘,国际货币基金向韩国提供了货币稳定支持,同时要求重组后的三星、现代、大宇等大财阀必须退出电影行业,只能经营自己的核心行业。就这样,财阀垄断韩国电影业的局面在一两个月之内瓦解了。

  于是,剧变开始了。那些财阀们曾经组织的电影制作和发行机构效率低下、盈利微薄,加上缺乏财阀的资金支持,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在原来的制片体制下,那些B级影片的利润非常低,而且绝大多数利润被录相带销售商拿走,留给制片方的非常少。)大大小小的以好莱坞方式运作的独立制片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新生的制片公司每年拍好几部影片,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总之,韩国的电影业从金融危机前低风险、低收益的破落产业转变为高风险、高收益的新兴产业。“老一代的电影工业死亡了,新一代的电影工业开始拍摄更加商业化的电影,”韩国电影的领军人物,42岁的导演姜帝圭(《太极旗飘扬》)说,“电影和其他行业一样,必须面对生存压力。”

  现在韩国主要的几家制片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其他公司也在积极运作,力争上市。它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融资圈钱,再赚更多的钱。目前韩国最大的制片公司有两家,一家是拍摄《丑闻》的CJ娱乐,2002年上市;另一家是由《实尾岛》的导演康祐硕于1993年创办的Cinema Service,它的目标是成为韩国第一家专业化的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韩国的另一位著名导演姜帝圭也于1998年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公司,他说自己的野心是通过拍摄商业电影“拯救韩国电影”。

  崛起原因之二:审查制度放宽带来的甜头

  韩国电影崛起的另一个原因是电影审查制度前所未有的放宽。在60年代以前,韩国还是一个比较民主和开放的国家,性描写比较多的影片也能够通过审查,有思想的新导演和比较大手笔的制作时不时地冒出几个,甚至出现了走向彻底革新的苗头。不幸的是,七八十年代军人独裁统治下苛刻的电影审查制度,扼杀了革新的苗头,限制了电影人的创作自由,整个韩国电影工业陷入可怕的黑暗之中。那个时期可以说是韩国电影“失去的二十年”。90年代初的民主化进程使电影审查制度大大放宽了,但是财阀垄断电影行业的制片体制效率低下,审查制度放宽带来的创作自由度并没有增加电影的娱乐性,电影不好看、没人看,大半数的电影院都倒闭了。直到199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有了竞争压力的电影人才将真正尝到电影审查制度放宽带来的甜头。而政府为了增强韩国电影的产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也前所未有地放松审查,给电影人尽可能多的创作自由。可以说,现在韩国电影界和政府之间也达成了一种良好的默契和信任。

  回头看看60年代,有人将韩国电影在新世纪初的崛起看作那个时期电影创造力的延续和光大,而且还以一种更加成熟和彻底的方式一鸣惊人。2000年以来,韩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中的份额节节攀升,去年的份额突破50%,而今年前三个月则创下了70%的历史新高。同时,韩国电影的出口额也迅速增长,尤其是2002年以来(参见图表)。“年轻一代电影人的想法越来越有创意,他们只想拍出真正与众不同的影片,”一家新的制片公司,Tube Entertainment的国际部主任Catherine Park说,“只要你有拍出一部商业影片的才华,钱根本不是问题。”

  崛起原因之三:影片内容和资金来源高度本土化

  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国力锐减,客观上要求电影制片方放弃不切实际的大规模资金投入,而是寻求拍摄富有创意的小成本原创影片。同时,制片方还给有能力的导演尽可能多的创作自由,许多成名的导演甚至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直接掌握资源,将制作和发行决定权掌握的自己手中。当然刚开始时,许多制片公司也从好莱坞购买电影改编权,但是他们发现这样做的成本实在太高了,于是他们宁可自己编剧本。1999年姜帝圭自编自导了韩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本土大片《生死谍变》。影片耗资350万美元,而最后的票房、录像带和出口三项总收入超过3500万美元。影片票房破韩国本土有史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这个纪录是1997年《泰坦尼克号》创下的,为417万人次),达到660万观看人次。这是韩国电影第一次打败好莱坞电影,韩国人对本土电影的信心陡然激增,打败《泰坦尼克号》俨然成为韩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胜利。

  《生死谍变》的空前成功使那些独立制片公司对本土大片的兴趣大增,资金这时也不再成为问题,因为那些追求高收益的风险投资家们非常乐于投资拍摄大制作影片。2001年的韩国大片《我的老婆是大佬》就是通过互联网融资,筹得280万美元拍摄资金的。据说,其中相当大部分股份被真正的黑帮大佬购买去了。《我的老婆是大佬》最后的票房收入是3100万美元。2004年,另一部本土政治题材的大片《实尾岛》再创票房佳绩,在450家电影院首映,第一个周末的票房就达960万美元。

  崛起原因之四:运作方式的好莱坞化

  韩国电影崛起的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是好莱坞化的运作方式,尤其注重宣传推广。现在全亚洲的电影人都到韩国考察取经,他们无一例外地发现,自己国家的电影运作方式和韩国比起来,是多么落后和低效率。在日本,演员仍然沿袭好莱坞50年代的周薪制;在印度,电影公司仍以很低的价格将影片卖给区域性的代理商发行……韩国电影崛起的经验表明,在发行方面,好莱坞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拍摄和院线推广同样重要,都需要进行大投入。“金融危机促使韩国电影业做出一些转变,尤其是学习好莱坞的运作方式,只是他们学得有点太快了,”汉城美商会的执行主席Tami Overby说,“韩国今天一跃成为全球电影工业的领头人,并不是偶然的。”

  姜帝圭推广《太极旗飘扬》的方式完全可以成为亚洲一些国家推广电影的一个范本。这部耗资1500万美元的韩国大片今年2月在韩国首映,当时《指环王3》仍停留在院线中,另一部韩国大片《实尾岛》刚刚打破韩国票房纪录,形势非常不利。业内人士都认为观众对大片的热情已被这两部世界和韩国影史上最成功的影片耗尽了,他们普遍不看好《太极旗飘扬》。为此姜帝圭的推广对策是:在韩国最豪华的电影院举办超级盛大的首映式,邀请一大堆一线明星参加走上红地毯的仪式,引得数千名追星族前来捧场,场面极其火爆。就这样,《太极旗飘扬》不但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好莱坞大片,而且刷新了前一部韩国大片《实尾岛》刚刚创下的票房纪录。《太极旗飘扬》在500家电影院首映,第一个周末的票房达1070万美元。

  现在,姜帝圭无疑是韩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上个月,他的公司刚刚在汉城的高斯达克市场(世界第二大创业板市场,仅次于纳斯达克市场)上市,为他的下一步新片融资。据姜帝圭自己透露,和自己过往的本土题材不同,这将是一部“国际化叙述”的影片,看来这个韩国电影领军人物已率先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

  但愿不是泡沫:崛起背后的隐患

  韩国电影经过六七年的发展,尤其是1999年出现本土大片以后,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好莱坞化。现在每部韩国影片的平均推广费用飙升至100万美元,是90年代的3倍多。在好莱坞,大制作就是一场赌注巨大的赌博,这种情况在韩国也愈加明显。韩国人越来越热衷拍摄大片,虽然从整体上看,大片盈利丰厚的美好势态不减,但是众多小制作每况愈下,今天韩国已有7成的电影不能收回投资。“这真的有点可笑,“那个试图通过拍摄商业电影“振救韩国电影”的导演康祐硕有点自嘲地说,“自从韩国电影的运作改变后,它变得越来越美国化。如果一部电影首映两三天票房不好,它马上就会被撤下院线,因为还有一大堆电影在等待上映呢。”

  另一方面,尽管韩国电影产业的规模现在已经达到年收入5.8亿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19.3亿)和印度(8.2亿)——我们必须知道韩国人口是日本的三分之一,印度的二十分之一——但在观念里,韩国电影人和观众仍倾向于将电影当作一种文化事业,而不是商业活动。尤其是韩国的观众,他们将本土电影的崛起看作韩国文化,乃至民族的崛起。连韩国人自己都承认,本土票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爱国主义精神膨胀出来的。最有意思的是,尽管现在韩国电影的票房已大大超过好莱坞电影,电影产业也早就不是受好莱坞电影排斥、需要保护的幼小民族工业了,韩国政府仍将全部票房(包括外国电影票房)的30%用于支持本土电影。美国人也许会觉得,韩国电影产业商业化得不够彻底和规范,不是一件好事。但是,谁知道呢,也许这恰恰是具有韩国特色的电影发展之路。(文/ Mark Russell & George Wehrfritz

  译/ 两生花)

  附件1:

  兜售性,拯救自己

  印度宝莱坞电影制作新公式:性感偶像+低工资+露得越多越好

  宝莱坞正在走向衰弱。依靠说故事和歌舞场面支撑的印度电影每况愈下,编剧们讲的故事越来越老套,歌舞多了观众会腻味,于是制片公司在电影中加入大量和性有关的内容,演员穿得越少,肌肤接触越来越多。在印度,最走红的是性感偶像。玛莉卡·莎拉沃特(Mallika Sherawat)出道刚一年,仅仅因为在处女作《欲望》中和一个帅哥接吻了17次,就从一个小镇少女一跃成为宝莱坞最红的性感女神。“上天给我一个好身材,我当然要好好展示它,”21岁的莎拉沃特说,“如果你不爱看,那就别看好了。”

  实际上,99.99%的印度人都爱看这个。在过去的宝莱坞电影中,男女演员刚要接吻,就会插入蜜蜂采花蜜之类的隐晦镜头。保守的电影越来越没人看,到90年代中期,75%以上的宝莱坞电影收不回成本。宝莱坞电影人决定不再遮遮掩掩地拍摄男女亲热的场面。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光明的:票房收入基本上和影片中接吻镜头数目、演员裸露程度成正比。今年已有将近2/3的印度新片被定为只有成人才能观看的“A”级片。但是印度的A片完全可以在美国的电视台播放,因为演员虽然穿得少,但绝对不露点,也没有真正的床上镜头。

  现在,印度盈利的影片都是“A”级片,一些“A”级片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制作也比过去精美许多。“A”级片《身体》耗资100万美元,在印度就算是一部大片了。《身体》的票房非常火爆,上映没几天,票房就突破200万美元,而印度的电影票最贵不会超过3美元。“我非常高兴,”导演Mahesh Bhatt说,“对于性,我们印度人从前只干不说,更别提在电影中表现它了,但这是禁止不了的。”

  对于制片方来说,“A”级片的另一大好处是省钱。“拍这种电影的演员片酬低,仅为其他明星的一半, 而且不会耍大牌,” Mahesh Bhatt说。印度的性感偶像绝大多数是在选美比赛中被星探挖掘出来的,这些女孩的片酬为2万美元,而在印度,一线男星的片酬可能高达100万美元,“A”级片根本请不起,也不想请他们出演。

  对于印度影片中的“性泛滥”现象,媒体研究专家Bhaskara Rao博士说:“制片人赚到钱,演员出名,皆大欢喜。不过小制作、低片酬的‘A’片在绝大多数电影产业发展比较正常的国家都不是主流电影,我不知道印度的这种现象是否正常。” “A”级片能否振救印度电影值得怀疑,但是票房成绩告诉我们,存在即是合理。

  附件2:

  韩国影星裴勇浚访谈

  31岁的影视双栖名星裴勇浚是亚洲人气最旺的男星之一,除了韩国,他的追星族遍布台湾、香港、日本等地,既有见了偶像就尖叫的十几岁少女,也有四五十岁的更年期妇女。为了他,日本女性掀起一股学习韩语和韩国文化的热潮。裴勇浚的电影处女作是轰动亚洲的《丑闻》,一部韩国版的《危险关系》,他在其中扮演一个18世纪韩国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他主演的青春偶像剧《兰色生死恋》,是亚洲很多国家的热门电视剧。

  □ 楼下有好几百个女追星族在等着看上你一眼,为什么她们这么爱你?

  - 因为我演了在日本收视率非常高的电视剧《兰色生死恋》。现在许多电视剧热衷于讲一夜情、及时行乐这类故事,《兰色生死恋》不同,它让人回忆起自己的初恋,那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纯真、最刻骨铭心的一段情感经历。

  □ 你的许多追星族是已婚的中年女性,作为一个年轻的男人,你怎么看这一点?

  -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当然,一个人爱上或崇拜另一个人,和他的年龄、是哪国人没有关系。我想她们之所以喜欢我,是因为我在电视剧中的角色让她们想起自己年轻时曾经憧憬过的美好异性形象。我见过我的许多中年影迷,她们结了婚,也有孩子,但是我从她们的眼睛看到。一个个十几岁的少女。如果我是那个唤醒她们心中蛰伏已久的激情的人,那我感到非常荣幸。

  □ 有人说你对日韩友好关系做出的贡献,超过了那些外交活动。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影响力?

  - 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原因,韩国和日本之间一直存在排斥情绪。现在日本人看了韩国的电视剧,从而对韩国的文化产生巨大兴趣,这是个很好的开端。我很高兴自己在其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

  □ 你在整个亚洲都很红,你把自己当作文化使者吗?

  - 对我来说,文化使者是一个需要投入责任心的角色。亚洲人崇拜自己的偶像,而不是西方的偶像,说明亚洲的各种文化开始相互欣赏、相互融合。过去韩国人只学英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学汉语或其他亚洲语言,这点让人高兴。

  □ 你以前对日本感兴趣吗?

  - 感兴趣,我特别日本的动画电影、电子游戏和日本菜。我喜欢黑泽明的《罗生门》和《七武士》,还喜欢北野武的《花火》、岩井峻二的《情书》。我现在正在学日语。

  □ 你曾说过自己喜欢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有没有自己特别想演的角色?

  - 我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我身上似乎没有的气质,那是一种我无法模仿的东西。当然,我演的一些角色他们可能也演不了。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闻搜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重庆井喷事故公审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长春人质事件
解读顺驰地产扩张之谜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