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旅行写作的轻逸文本(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09:32 新京报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作者林达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一路走来一路读》和《在边缘看世界》。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一种雅俗之间的写作

  ———和查建英相谈林达

  一种有现场感的近距离观察

  新京报:同为海外写作者,阅读林达的作品你最直接的感想是什么?

  查建英:我没有读过他们所有的作品,所以,可能这是一个并不全面的评价。我认为对于一个渴望了解美国或者准备去旅行的读者,林达就像热情和耐心的向导,用轻松流畅的文字娓娓道来。他们的文章带有一定的知识性,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可靠的向导,他们住过那个地方,做过一些文化研究。但它又仅仅是向导,而不是一个专家,它不是要把美国或者西方文化的复杂呈现给读者,它所作的是浅显、点到为止的介绍性工作。

  新京报:这种浅显的介绍为什么能够受到国内读者的欢迎呢?

  查建英:从我读到的《带一本书去巴黎》、《一路走来一路读》来看,我个人认为林达的作品带有很强的策划性。首先,在选材上很用心。他们不是在兴之所至地进行创作,也不是严格按照历史脉络进行创作,而是认真地考虑过国内读者的需求。其次,文章可读性很强,他们用轻松的散文式的笔法把刻板的史料融入故事、融入人物来讲,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种介于雅俗之间的读物。

  新京报:林达站在国内读者的角度上给作品选材,那么,他们与自己写作的材料———美国文化、异域文化是一种什么关系?

  查建英:我觉得他们的文章虽然有一些个人的体验,比如旅游经历、他们在小镇的生活等等。但更多的是他们从报纸、刊物、书籍上搜集来的材料以及叙述自己观察到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他们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异域文化的观察者,但这种观察是一种近距离的观察,是一种有现场感、有反馈的观察。

  一种相对客观的文化视角

  新京报:从你参与的“留学生文学”到林达这种方式的异域写作,你认为其独特性何在?

  查建英:复杂的文化视角。首先,你是一个外国人,在写自己不了解的国家。其次,你对这个国家有一定的了解,你才能写作。所以,你有两种视角———母语文化的视角和非母语文化的视角。两种视角同时存在,经常发生转换。

  新京报:这种复杂的文化视角对一个异域写作者有什么意义?

  查建英:我在《芝加哥的北京梦》里曾经说“人需要一些不同的空间、关系、语言,才能够取得平衡、接近客观。”我们这一代人,包括林达在内,生长在毛泽东时代,经历过文革,我们相当地不理性,身上有很多激情和浪漫的东西,很容易非常激烈。我们往往只有一种很纯粹的信念和一个看待事物的角度。只有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接受差异、拉开距离,重新看待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文化,才能有一种相对客观的视角。

  新京报:多重的文化视角,一方面让写作者更加客观公正地看待两种文化,另一方面,会不会让写作陷入两种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中?

  查建英:矛盾是永远存在的,客观只是相对而言,一个写作者是没有绝对客观的文化心态的,他总会在感情上、观点上流露自己的文化倾向,即使是介绍不同的观点,实际上经过了自己是非判断的。而且,多重的视角可能让人失去很多很纯粹的东西,陷入一种两边摇摆的境地。在我自己的写作中,我把自己的尴尬、距离都放在作品里,让读者知道我不是绝对客观的和全知的。

  异域写作耐心是第一位的

  新京报:有很多在国外用母语写作的中国作家,但像林达这样的似乎以前没有,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查建英:我经常说一个现象,一个作家到美国旅游一个月,回来可以写一本书;去了一年可能就只能写几篇文章;去了10多年的人可能就不敢写了。为什么?因为时间长了,你慢慢知道另外一种文化的复杂性,对自己最初的印象产生了很多怀疑,也可能否定自己最初的印象,然后又否定自己的否定,最后,这个印象变得很复杂。对太复杂的东西,你就不想简单地写它了,有时候干脆就不写了。

  另外,要跟另外一种文化背景的人讲话,要费很多时间讲那些常识性的东西,把文章的很多注解放在文本中去。这种东西做起来很费劲,也很啰嗦,需要特别大的耐心。

  新京报:正是这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价值的感受,其实是国内读者需要了解的。

  查建英:我只是说,我和我这类写作者没有耐心。从读者和市场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有需求的,因为国内读者需要对另外一个国家有一些比较一般性、全貌性和概括性的了解。

  新京报:之前海外创作一直以小说为主,而林达的写作转为介绍异域文化的散文,这种变化是不是表现出海外写作者文化心态的变化?

  查建英:这主要是跟两位作者本人的文化背景有关系,主要是个人的原因,不是海外写作的一个整体变化。

  不仅仅是海外散文写作的影响力增加,在国内一些小说家也转向了散文写作。海外小说写作现在也仍然很活跃,只是由于小说创作影响力在国内的全面衰退,使得他们的影响力也小了。

  本报记者术术

  查建英

  旅美华人作家,上世纪80年代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之一。著有《丛林下的冰河》、《到美国去,到美国去》、《说东道西》等。

  在走路时清醒在读书中反思

  这本《一路走来一路读》,视野更加开阔,见解更加深刻,开始探讨的是作为民主制度基石的公民,研究公民的身份、公民的角色,以及自由公民与民主制度的关系,这实在是一种更加高瞻远瞩的见识。

  书评人张晓辉

  林达总是不会令我们失望的。数年以前,当三联书店连续推出林达的三本以美国政治体制为话题的书信集时,他们还藉藉无名。然而读者从他们的字里行间读出了睿智,读出了激情,读出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于是这几本小书不胫而走,有人坦言就是从这几本书对美国的政治体制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后,他们的视野转向了欧洲;我们想,或许他们是要追本溯源,探究一下美国式民主的欧洲源头。这便是那本《带一本书去巴黎》,试图为我们勾勒的是法国革命以及法国式民主的特色。而今这本《一路走来一路读》,视野更加开阔,见解更加深刻,开始探讨的是作为民主制度基石的公民,研究公民的身份、公民的角色,以及自由公民与民主制度的关系,这实在是一种更加高瞻远瞩的见识。

  无庸置疑,林达是讲故事的奇才。记得当年读他们写的辛普森案件、水门事件文章时,尽管我对这两大事件已经了解颇多,读起来依然屏息凝神,仿佛读一本惊险小说一样过瘾。《一路走来一路读》也是同样。他们写的女巫审判案、“猴子审判”案,都早已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典;然而同一件史料,被他们的生花之笔翻成了新章。

  像塞勒姆小镇的女巫审判,显然算得上全书最叫我们觉得触目惊心的故事,而在林达的笔下,这血腥的故事具有了新的内涵。我们听了他们的娓娓叙述方才晓得,原来政治体制者,只是空中楼阁而已;真正使得政治具有活力的是人,是像你我一样的公民。所以,你可以创制出一种最最精致的政治制度,然而运作这一制度的如果是愚昧的人、偏执的人,像塞勒姆小镇居民一样充满巫术恐慌的人、你那精致的政治制度到底还是形同虚设。二战之后美国甚嚣尘上的麦卡锡主义,不也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么。令我们产生这样深切的思考,全赖他们精彩的故事和点石成金的功力。

  人的本性是懦弱的、飘忽不定的、依从众人的。所以,把希望寄托在政治设计上,以为好的政制必定会造就出好的公民,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么出路在哪里呢?林达在本书当中也在试图回答这一点。

  你看他们在“读书”一部分当中,便一再强调公民所应具有的素质———宽容、开明、自由、勇敢,不屈从强权,不盲从众议。看他们讲美国图书馆的读禁书活动,那主题竟然是“庆祝你的自由”,好不发人深思。一个公民应当具有的素质,竟然被这几字轻轻地包括在内,真正是大手笔。

  的确,一个优秀的公民,首先是要宽容,不因为少数派讲的是与你不同的观点,就随意封住他的嘴巴;其次是要独立,尽管所有人都把什么东西视为洪水猛兽,只要你不同意这种观点,也要义正词严地坚持;再次是要自由,善于运用自己的(而不是旁的什么权威人士的)自由意志,去判断事物的真伪善恶。

  林达讲:“今天看来是危险的思想,明天却会成为常识。一些权势人物判定的危险书籍,却可能是公众知识不可或缺的来源。”诚然如此。这样的思想培养出的公民,方是健康的、民主的,方能避免再出现像塞勒姆小镇事件或者麦卡锡主义那样的悲剧。相形之下,我们的古人津津乐道的“雪夜闭门读禁书”,乐趣固然在其中矣,然而未免有些猥琐的变态。这种心态下的公民,要想不具有投机倾向和从众心理,可是难上加难的。

  看一下几个书店的排行榜,林达此书又像当年的《历史深处的忧虑》等书一样,登上了畅销书的宝座。

  这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我想,如果每个读了他们的书的国民,都和他们一样在走路时清醒下来,在读书时反思一下,深入思考一下自己的公民角色和公民身份,并且将自己反思的成果用诸自己的实践,那该是何等的幸事。

  〖字体:大 中 小〗 〖关闭本页〗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微创隆胸塑造惹火胸围
微星高端MP3狂降200元 激情六月彩铃大奖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音乐 明星 新碟速递 
酷图 刀郎 十面埋伏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