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岁月与性情》:一本乏味的流水账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09:32 新京报

  在没有读到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之前,我曾经固执地认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大概是世界上最考验读者阅读耐心的一本书,虽然我最终还是怀着一些感触看完了它。然而,在读过《岁月与性情》之后,我却惊奇地发觉,写作于21世纪的这本书几乎让我无法卒读,那些事先的期待被作者不厌其烦的絮叨消磨得一干二净,最让人疑惑的是,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历史事件,从作者笔下流露出来之后,竟然不能让我的心为之产生丝毫震撼。这不仅与读《死屋手记》时的感觉大相径庭,而且多出了一些如同嚼蜡般的无味。从《岁月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微创隆胸塑造惹火胸围
微星高端MP3狂降200元 激情六月彩铃大奖
与性情》中可以看到一个令人悲哀甚至绝望的事实:昔日的苦难和沧桑在作者的笔下已沦为琐碎往事的连缀,然后缩略为岁月河流中的细小波纹。

  从周国平的作者简介中可以看出,他出生于1945年,在他二十岁刚出头时,正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1968年7月他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先去湖南洞庭湖农场劳动,1970年3月到广西资源县,一直呆到1978年10月才重回北京,在社科院研究生院学习,之后步入学术圈,以《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举成名。无论从哪方面看,其经历不可谓不曲折,人生不可谓不坎坷,然而,这一切从书中描述出来时,只剩下一些再普通不过的陈芝麻烂谷子,既没有一个哲学家应有的深刻和智慧,也欠缺作为一个作家或诗人的才情与隽永,有的只是一种机械的流程:一个敏感内向、早熟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清高、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与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的来往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后就是下乡、回城,再步入知识阶层,与一帮圈子里的人交往。其间经历了两次婚变,在妞妞夭折以后成为啾啾的父亲。

  作为一个读者我知道,即使是卢梭,对于自己的劣迹在《忏悔录》里也多有隐瞒,在惊人的坦率之中,同时暗含着对自我的美化。人性的弱点使个人无法完全排除固有的自恋和自爱,这一点也没有人会去苛求。对此,我相信作者认真的态度,也相信他去认真地要求自己诚实。从作者对性爱的反思上,我看到了一种成熟的观念和豁达的心态,因而我也相信作者并非以本书来作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作者的态度:“我试图站在一种既关切又超脱的立场上来看自己,看我是怎样一步步从童年走到今天,成为现在的我。”由于这种对自我的“关切”与“超脱”,使得作者笔下的文字只是一种泛泛的记录,它无法让读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也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亲身经历过的那些历史的脉搏,它留给读者的印象是,在那些发人深省的历史事件中,作者由于有着丰富强大的内心世界,加上他的博学多才,清高自傲而保持了难得的清醒和冷静,因而得以独善其身。而在《往事与随想》中,赫尔岑在对别人缺点和错误批判的同时,也在严格地解剖自己而不是全然的辩白,更非美化、关切与超脱。抛却两者经历的差异,从对自己采取的审视立场和角度而言,两者相差,何其之远!

  批判精神和反省意识的缺乏,使得《岁月与性情》充满了“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悠闲意味,沉重的历史再一次被不经意地背叛并丧失了其应有的警示作用。从书中流露出来的信息,只能再一次印证我们集体记忆的贫乏,表现在个体身上便是淡漠和遗忘,以及记忆力的严重衰退。这不是周国平一个人的弊症,而是群体精神被扭曲的结果。我们无法在周国平的心灵自传中透视一个民族多舛的命运和它经历的磨难,更不能从中得到振聋发聩的教训和启发;即便是作者反复强调的“心灵历程”,也不见深刻的人性剖析而只是“执著和超脱”,这样的一本“心灵自传”,其价值与一般明星八卦、名人逸事并无两样———遗憾的是,它却出自一位以研究尼采著称的哲学家而非其他人之手。

  在本书的序言中,周国平认为自己写自传不算太晚,而读完本书后我可以做出如下判断:他早二十年或再晚二十年写自传基本不会有什么太大区别,不过是一个还算成功的男人在那里反复地宣讲着自己早年的清白与脱俗,曾经的光荣与梦想。他的自传,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只是有限度的诚实,就像一本写满了数据、枯燥乏味的流水账———仅此而已。

  一泓秋水

  〖字体:大 中 小〗 〖关闭本页〗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音乐 明星 新碟速递 
酷图 刀郎 十面埋伏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