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文化苦旅的甜蜜典范(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09:37 新京报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林达走过路过的,也许你在地图上很难找到,即使找到了,恐也很难说清那些小镇有何独特之处;林达看过读过的,也许你略有所闻或闻所未闻,即使读到过,恐也不似这般前因后果一一道来。

  犀利的目光、委婉的笔触,几个村镇,一些人物,多个事件……历史在不经意间回溯,从中透射出美国历史文化、战乱风云、文明发展和社会演变的信息。

  随着作者的引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新境界徐徐展开。

  “我不在巴黎,也不在此处”

  书评人王小鲁《一路走来一路读》这本书不错,这是林达“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中的第五本。夫妻二人在美国旅行,记录途中见闻,追述美国历史。这种姿态类似于美国的公路电影:人物都是两个,号称雌雄大盗;有着近似的视觉图谱———小镇、美国西部或南部乡下、公路宾馆;车辆是他们的主要冒险工具。这一行走,姿态是鲜活的,因此增加了读者阅读的热情,也减低了专业名词的密度,缓解了人们阅读学术论文时的紧张。因为这些文字虽然是边走边写,有点悠闲的况味,但其实还是有着严格的学术背景和选择标准。

  “只有了解小镇,才算了解美国”

  你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旅游随笔就错了。这里有紧张的精神交流,旅行前即有周密的计划,有过早的企图心与目的性。他们所走和所述的地方,是昆西、费城、华盛顿小镇,这是解读美国政治与历史的关键词。他们所叙述的也不是旅行者的感官与外在风光、人文建筑自然激发的状态,而是带着自己的理性疑惑去寻求解答。因此,虽然表面上是关于美国的书,其实在普遍价值的宣扬之外,却处处凸显着中国人的问题。科学家说,饥饿的兔子在途中所见只有两类事物,可吃的和不可吃的。这也是《一路走来一路读》这本书的主要特点。

  这不是追求快乐的、浪漫主义的旅程,这是一个求知的经过。也正因为这样,“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中的前几本据说曾被上海某历史教授列为他的研究生必读书目。林达是夫妻两人的合称,多年前他们就到美国乡下一所百年老屋里居住,老屋外有几十亩的树林。他们都是知识人,但是他们却不跟别的留美人士一样住在城市,而是住在偏僻乡下。在城市里尚有华人可以交往,在乡下则更加孤立———这肯定是他们主动谋取的角度。他们来此似乎就是为了寻找合适的角度实行“窥伺”。

  作者说,纽约或者芝加哥等大城市是美国的特例,“美国是个小镇的国家,你只有了解了美国的小镇,才算是了解美国。”(《费镇的重生》)

  这话很对,正像中国的小城镇能够反映中国人的最普遍的存在状况,它们是沟通城乡的第一站,上海或者北京深圳等等都是先驱,是潮流的顶端,但缺乏统计学的价值,今天我们却一再加强大城市的发言权,使小城市越来越走向自卑与喑哑。本书作者居住在美国乡下,穿梭在美国小镇,避开大城市的喧哗与灼目,渴望去触摸美国的“草根”。虽然他们自称乡下人,其实却以静克动,反而有掌握美国秘密的优越感。

  让我们直接逼近那些感性材料!

  从知识的获取来说,这本书可以满足我们的欲求。

  它的主要志向也许即在于此:知识的罗列、历史的剪辑与译介。作者文笔端正,不下闲笔,不尚激情。通过它,我看到美国历史短、文化浅薄,但也许正因为如此,大陆人民的一体感其实非常强烈。

  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讲,从获取常识的角度来看一本书并无多大兴味,一个字典或者大部头的工具书将包容更多的信息。如果把作者的行走姿态与书本的形成放在一起作为文本来解读,这样更让人兴奋。首先,作者二人在美国偏僻地带行走的姿态对读者最具有号召力。他们似乎是对着学院在说:少点意识形态的争吵吧,让我们直接去逼近那些感性材料!

  这也是本书的最大卖点。但这里也包含某种缺憾:旅行与历史或者政治学在这里究竟有什么关系?本书志在陈述历史,做制度学上的探讨。作者驾车行走,到一个地方,观看一处纪念碑或者文物,然后开始讲述历史,探讨政治。于是我们就获得了一种在场感,觉得与历史亲近。但这种在场感是虚拟的。作者的行色匆匆里,与当地人并没有发生深刻的交往,这也不是民间的深入调查,因此这并不有助于形成对某一历史发言的权威性。

  最重要的是,历史并不在此时,而是在深遥的过往。某栋建筑物里曾签订了一次停战协议,于是我们说它曾见证了美国的历史,而其实我们是把它与历史之间的关系神秘化了,它并不具备这种呈现历史的作用。所谓的历史感是一种文艺性的感受,某栋建筑物在心理学或其他美学范畴里的价值更可靠。

  旅行所揭示的,更多的是地理学上的真理,它展示更多的是空间的广阔感,它可以促使横向的比较,但很少带来纵深的体验。因此,这种历史的叙述仍然是表面的,译介的。在作者早期著作《带一本书去巴黎》里面,一手的感性材料似乎更多,理性内容与感性经验的关系更紧密,因此带有更多生命气息,这更真诚,也更有效。

  我们叙述一座教堂,记叙它提供给我的经验与激发出来的生命感觉,然后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另外的教堂,我们因此可以做某种切实的对照:在它的经营、维护和对市民的精神影响等方面。这是最有力量的,这是一本关于行走的书提供给我们的期待,是旅行价值的真正实现。

  对本书这也许是吹毛求疵了。从启蒙的角度来讲,近几年大量出现了一些旅美或旅欧之类的书,都促使我们打破意识形态的框架,完成解魅的过程。旅行是开放性的,就像公路电影一样,它是疏离感的形成与克服的过程。只有把这种疏离与隔膜感说出来,旅人才开始与一个地方真正发生刻骨的联系。

  波伏娃在1947年去美国,第一天,她在纽约的坚硬的大街上行走,感到某种隔阂,她在当天的日记里写道:“我已经不在巴黎,却也不在此处。”后来她终于获得了与美国的融洽。她的写作很少罗列常识,而更多地陈述异域与自我生命的互相激发的关系。林达夫妇的美国经验比波伏娃更丰富也更实在,相信在准学术之外,他们能有更多独特的文字。

  永远在路上的林达

  本报书评人张弘

  林达的写作有着不可模仿的独特性,这不仅因为他们习惯于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娓娓道出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而且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使之对于两种制度下的文化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

  其深思熟虑之后选择的关注焦点,更体现着他的良苦用心和人本关怀。这其中,蕴涵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悠久情怀,即便身在异国他乡,也难以割舍对于故土的眷恋。

  人文之旅和思想之旅从一种文化环境到另一种文化环境,林达在逐渐融入美国社会的同时,也在有意识地了解支配这个社会得以运行的那些机制和规则,他还追溯了这些机制和规则得以形成的历史原因和背景,以及形成过程中的曲折和坎坷。他不仅从正面阐述那些重要的制度和法律作用于社会生活时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从反面暴露它的消极影响。这样一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外而内,丝丝入扣的言说方式使得美国社会中那些看似复杂、矛盾的现象得到了明确的解释,从而使得一种消除隔阂的理解成为可能。那么,林达的言说有着怎样一条明晰的线索?其中一以贯之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从他的六本著作所涉及的主题可以看出,林达所要竭力展示的,是一张美国的全息图景,它的立国基础、政治制度、文化背景等等。在这些作品中,他实际上想表明,任何一种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设定,在看到其带来的种种好处时,也必须想到应当付出相应的代价并采取防范措施。其中的关键在于,人民是否有选择的权力,在所制定的法律、制度方面,那些构成美好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价值是否得到了尊重和保护。因而,林达的每一次旅行都是真正的人文之旅,思想之旅。在路途中,他阅读和思考;在游览时,他体验和记录。在此过程中,东方人的习惯思维与西方人的逻辑观念实现了理性的融合。因而,他的文字对于国内的读者具有了天然的亲近,又独有一份睿智和从容。

  每个人都是旅行者游走乃是对于现状的不满,一种情绪上的躁动不安所引起。它同时意味着寻找。

  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态度,通过游走的过程,游走者不仅能从不同的视角看清自己先前所在的位置,也更有可能从困境中解脱。认识自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如果没有一种疏离和比较,很难得到相对客观、准确的答案。在形而上的意义之上,每个人都是一个旅行者,他要在时间的维度里行走,同时也在空间里移动,直到生命终止,旅行才宣告停息。

  因而,人的惟一目的或许是证明自己曾经来过一趟人世,他赤条条而来,走时也不能带走任何东西。这要求他必须用眼睛来观察,用大脑来思考,用心灵来感受,而不能对身边的事物视若无睹———否则,他的旅行就将了无意义。而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通常会安心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具有确定性的生活环境,一个能让自身身份得到认同的社会环境。但是,一旦安定过久,潜藏在人自身的本性就会不断出现,他无法控制自己对于远方的向往,对于彼岸的期待和寄托。这时,旅行变成了生活的调剂,它使人们暂时忘却平常所要面对的一切生活程序,回复自然的本性,让身心得到放松。

  并非浪漫主义者的林达苏珊·桑塔格在《对旅行的反思》一文中写道:“旅行本身曾是一种反常的活动。浪漫主义者认为从根本上说自我就是一个旅行者———一个不断追寻,无家可归的自我,他归属于一个根本就不存在,或已经不复存在的地方,那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形成鲜明的反差。”显然,林达并非一个浪漫主义者,他也并非为了感受一些让人称奇的异国情调,更不是在乐土上的恣意逍遥。他更多的是一种有意识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读”和“行”中为自己曾经遭遇的一些问题寻找答案。这是一个幸福却又充满激情的寂寞旅程,林达不仅行走在时空里,也行走在历史和文化中。

  幸运的是,现实中的林达不必像阮籍那样“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他所描述的异域风情,无异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参照,从而使我们把自己看得更清楚,知道以后的方向。至少,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需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我们如何挣脱笼罩在头顶的宿命?

  林达在《一路走来一路读》的后记中所写的几句话不仅是其全部写作的动机,也足以让我们警醒:“这些先行变革的国家,也只是在暗中摸索着向前走的,非常可能在磕磕碰碰中,因迈不过众多沟坎中的一个,在那里翻车了。今天的变革者们,虽有诸多属于自己的特殊问题,但是,毕竟也有一些教训可以借鉴。也许,就因此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聚焦《一路走来一路读》

  本书作者居住在美国乡下,穿梭在美国小镇,避开大城市的喧哗与灼目,渴望去触摸美国的“草根”。虽然他们自称乡下人,其实却以静克动,反而有掌握美国秘密的优越感。

  如果把林达的行走姿态与书本的形成放在一起作为文本来解读,这样更让人兴奋。作者二人在美国偏僻地带行走的姿态对读者最具有号召力。他们似乎是对着学院在说:少点意识形态的争吵吧,让我们直接去逼近那些感性材料!

  ———王小鲁

  林达并非一个浪漫主义者,他也并非为了感受一些让人称奇的异国情调,更不是在乐土上的恣意逍遥。

  他更多的是一种有意识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读”和“行”

  中为自己曾经遭遇的一些问题寻找答案。这是一个幸福却又充满激情的寂寞旅程。

  林达的写作有着不可模仿的独特性,这不仅因为他们习惯于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娓娓道出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而且因为其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使之对于两种制度下的文化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

  ———张弘

  大家评说《一路走来一路读》这是一本中国人讲述的“美国自由的故事”。严谨的史实描述与抒情笔调相结合更容易打动人心,林达的笔调一如既往地质朴而舒缓,讲述的故事还是那样简单而深刻。

  ———孤云《南方都市报》

  他们是讲故事的高手,有些我们已经知道的故事,再听他们讲,还是觉得很有新鲜感,仿佛头一次听人说起,不知不觉就做了故事的俘虏。

  ———解玺璋《北京青年报》

  林达总是通过一个掌故、一个个案,于日常生活中去透视深刻的美国宪政精神,而现实关怀却仍落在中国。其介绍的美国理念、思维方式,常让我们有观念颠覆的愉悦。

  ———毛升《新京报》

  〖字体:大 中 小〗 〖关闭本页〗
免费畅游内蒙古大草原 微创隆胸塑造惹火胸围
微星高端MP3狂降200元 激情六月彩铃大奖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音乐 明星 新碟速递 
酷图 刀郎 十面埋伏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