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英雄》落下的老毛病,面对各界的批评之声,张伟平再次对提出批评的“个别娱记”和“小混混”们频频“飞刀示警”。至于“飞刀门”的大哥大张艺谋,早已有言在先:“我还需要证明什么?!”
张伟平的飞刀威力早有见识,《埋伏》戛纳亮相后,有现场记者对影片提出了克制的质疑,张伟平马上飞刀出手。那位记者私下说,当时没有骂得现在这么狠,一是在戛纳“
家丑不可外扬”,二是心存幻想,以为该片回国后还要查缺补漏追求完美。但影片在国内上映后,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批评,张伟平更是飞刀频出。只不过老张飞刀不像小李飞刀,没有例无虚发的自信,透出的是底气不足、恼羞成怒、讳疾忌医的味道。刻意地用自负、不屑、藐视姿态来为自己筑一道“铜墙铁壁”,以为如此便可“刀枪不入”,这只不过是鸵鸟意识。
当年张艺谋的《红高粱》问世还能谦虚地听取意见,陈凯歌专门请评论家对他的《孩子王》“指手画脚”,正是因为创作和批评的互动,才诞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如今,张艺谋这些年累积起来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已经成为张伟平们的超级“提款机”,但电影的票房毕竟要靠好的口碑来支撑,光靠炒作拉高,泡沫终会破灭。
成都人爱说“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没人爱”。当艺术大师张艺谋开始玩商业片,大家以为他具备了健康的“游戏精神”,没想到他“耍不起”,动不动就飞刀封喉。把钱丢在水里还要听个响声,看了大师巨片难道只能是“一声叹息”?我们担心,《英雄》《十面埋伏》的高票房透支了全国观众对国产电影的期望与热爱。哀莫大于心死,那远远比批评更可怕。(作者:卫昕)